<strike id="ca4is"><em id="ca4is"></em></strike>
  • <sup id="ca4is"></sup>
    • <s id="ca4is"><em id="ca4is"></em></s>
      <option id="ca4is"><cite id="ca4is"></cite></option>
    • 二維碼
      企資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yè)資訊 » 經(jīng)驗 » 正文

      陳坤被催50大壽?虛歲到底是誰發(fā)明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1-09-03 11:20:24    作者:企資小編    瀏覽次數(shù):77
      導讀

      不說虛歲的壹讀君|米吱“廠花”陳坤萬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被虛歲傷到。事情要從陳坤的一個陳年舊瓜說起:操心的網(wǎng)友發(fā)微博催陳坤辦50大壽。重點是,陳坤還回復了。當天#陳坤回復粉絲催五十大壽#就登上熱搜,閱讀

      不說虛歲的壹讀君|米吱

      “廠花”陳坤萬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被虛歲傷到。

      事情要從陳坤的一個陳年舊瓜說起:操心的網(wǎng)友發(fā)微博催陳坤辦50大壽。

      重點是,陳坤還回復了。

      當天#陳坤回復粉絲催五十大壽#就登上熱搜,閱讀量飆到1.2億。

      底下一堆人瘋狂震驚,才發(fā)現(xiàn)原來1976年出生的陳坤已經(jīng)42歲了(這個熱搜是2018年的),這誰能信啊!這顏值,這狀態(tài),說18有點過分,但說他30來歲我絕對立刻相信。

      雖然廠花看似不在乎地回復了網(wǎng)友,但后來在某次采訪中,他傲嬌又賤兮兮地表示:90后已經(jīng)很老了,都是屬于中年人。網(wǎng)友調(diào)侃道:這是在報之前說他50大壽的仇。

      那畢竟,說自己老誰能忍。

      但催壽宴的網(wǎng)友也許真不是惡意,畢竟按照虛歲的計算方法,彼時1976年的陳坤確實有可能被算作45歲,這四舍五入,可不就50了嘛。(當然,今年是貨真價實的45歲了。)

      被虛歲氣到的不止陳坤一個人。

      明明周歲生日都還沒過,但是過個年,哦豁,一下子就大了兩歲。

      這個發(fā)帖時間也很微妙

      緊趕著過年前出生的更慘。本來過生日就加一歲,沒過兩天春節(jié)又加一歲,短短十幾天,長兩歲不是夢。

      豆瓣也有許多聲討虛歲的帖子,在其中一個帖子中,樓主憤慨又迷惑地問道:虛歲到底有什么用啊?排名前二的高贊回答是:顯老,逼婚。

      問題來了,我們到底為什么要說虛歲?古人是不說周歲嗎?世界上只有種花家說虛歲嗎?

      說虛歲可能和歷法有關(guān)

      有人認為,這是為了收稅。

      在戶籍制度出現(xiàn)之前,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報出自己的準確年齡,只能借助自己的衣服尺寸、能負擔的工作等來說明。實際上,在大眾文化水平普遍極低的情況下,記住自己的準確年齡既超出了人們的能力范圍,也沒什么必要。

      但戰(zhàn)國時期實行軍事集權(quán)的秦國出現(xiàn)后,事情開始有了改變。秦國建立了戶籍制度,并開始登記年齡,目的主要有兩個:征稅和征兵。當然,由于各種原因,官府的戶籍和檔案志記載出生年或者年齡,不記出生的月和日。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某一年的年末出生的,你的哥們狗蛋是這一年的年初出生的,那么在戶籍上,你倆年齡是一樣的,哪怕你們幾乎差了整整一歲。

      至于為什么不記月和日,有人提出這是因為古代的歷法不夠精確,想記得準確,浪費時間人力,也不見得能成。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古代對年月日的計算(或者說定義)是這樣的:太陽升起降落為一日,月亮圓缺變換為一月,寒來暑往、草木枯榮為一年,1年=12個月。

      但這其實是不精確的。一個太陽回歸年為365.2422日,一個塑望月是29.5306日,乘以12是354.3672日,足足差了近11天。但按13個月算呢,是383.8978日,又多了18天多。

      怎么辦呢?干脆只記出生年份。既然都簡化了月和日,不如一簡到底,從1開始計數(shù),出生那年就是1歲。(也有人認為,古人的概念里是沒有0的,只能從1開始計數(shù)。)

      這么看,周歲和虛歲,有點像數(shù)組下標從0開始和從1開始。

      嗯,非要選的話,我還是偏愛1。

      遇到好奇虛歲但咋也聽不明白也不想聽的,怎么辦?一句“這是傳統(tǒng)”即可,再或者,網(wǎng)友的智慧借鑒一下:

      僅為調(diào)侃,拳師退散

      古代有周歲也有虛歲

      虛幾歲要看今年生日過了沒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好奇:古代人難道只說虛歲嗎?

      對于這一點,不少學者認為,古人的年齡是以虛歲來計算的,但要說古代人的年齡都是用虛歲計算的則不準確,更可能是虛歲和周歲都有。

      舉例來說。在《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年9月版)一書中,人物年齡的計算就是虛歲和周歲混用。以曹丕為例,《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寫道:文皇帝諱丕,字子桓……中平四年東,生于譙……帝崩于嘉福殿,時年四十。

      但曹丕的生卒年份分別為187年和226年,由此可見,這里的“時年四十”是虛歲。

      還是《三國志》。在《三國志·蜀書·譙周傳》中,陳壽與譙周的對話恰巧提到了孔子的年齡。周語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劉向、揚雄七十一而沒,今吾年過七十……

      而孔子的生卒年份是公元前551年和公元前 479年,可見孔子的年齡是按周歲算的。

      多說一句,虛歲并不是我國特有的,亞洲東部其他國家也有用虛歲的,比如韓國,其計算方式為當年–出生年份+1,只不過變更點是陽歷新年。

      我國的虛歲是遵農(nóng)歷的,即當前的農(nóng)歷年-出生那年的農(nóng)歷年+1。

      假設(shè)某人1986年11月出生,到2005年3月,他是20虛歲,到了2005年11月他才是19周歲,而到2006年3月份,他盡管是19周歲零4個月,由于已經(jīng)過了春節(jié),他就成了21虛歲。

      更常見的是一些亂七八蕉的計算方式,也不純按農(nóng)歷,也不純按陽歷,而是怎么年齡大怎么算。比如,假設(shè)一個人2000年農(nóng)歷臘月29出生(陽歷是2001年1月23日),當年春節(jié)是2001年1月24日,那可就完犢子了,過了1月23日大一歲(因為是生日),過了1月24日又大一歲(因為是春節(jié))。

      得,兩天大兩歲,就問你怕不怕。

      對于虛歲,每個人的想法和態(tài)度都不一樣。

      對于想長大的小孩來說,能在兩歲的時候喊出“我已經(jīng)不是三歲的小孩子了”是多么令人振奮的事啊。而對于年過25就開始年齡焦慮的大人,卻恨不得把自己的年齡精確到天,想給我多加一分鐘都不行。

      最后,如果有人拿著虛歲來壓你,不妨借鑒廠花的回答:但是我老得比你慢啊。

      [1]馮少波. (2009). 中國人為何說"虛歲". 尋根(01), 113-116.

      [2]王佳偉. (2011). 古人年齡都是以虛歲算的?. 閱讀與寫作, 000(001), 27-28.

      [3]周露. (2017). 中國式年齡"虛歲". 學習之友, 000(006), 26-26.

      [4]知乎zhihu/question/23202972

       
      (文/企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fā)布者:企資小編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