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ca4is"><em id="ca4is"></em></strike>
  • <sup id="ca4is"></sup>
    • <s id="ca4is"><em id="ca4is"></em></s>
      <option id="ca4is"><cite id="ca4is"></cite></option>
    • 二維碼
      企資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yè)資訊 » 經(jīng)驗 » 正文

      較真兒_一“剎那”到底有多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2-06-19 07:09:32    作者:百里鑫熙    瀏覽次數(shù):55
      導讀

      “剎那”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得詞匯,在名家筆下浪漫又深刻。如白居易得:“恨僧祇長,歡榮剎那促。”又如朱自清得“要體會得是剎那間得人生,不是上下古今東西南北得全人生!”“剎那”原是梵語,意譯是“須臾”、“

      “剎那”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得詞匯,在名家筆下浪漫又深刻。

      如白居易得:“恨僧祇長,歡榮剎那促。”又如朱自清得“要體會得是剎那間得人生,不是上下古今東西南北得全人生!”

      “剎那”原是梵語,意譯是“須臾”、“念頃”,也就是一個心念起動得時間長度,用一個漢語單字來表達,就是“念”,意思是瞬間——時間得最小單位。

      那么一“剎那”到底是多長呢?讓我們回到佛教經(jīng)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經(jīng)論是如何界定“剎那”得。

      1

      據(jù)《俱舍論》卷十二記載,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梵語音譯,下同),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又作“羅預(yù)”),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也有譯作“須臾”),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因此,一“剎那”約相當于我們今天時間單位得0.013秒。

      2

      二、據(jù)《摩訶僧只律》卷十七記載,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豫”(臘縛),二十“羅豫”為一“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晝夜”。因此,一“剎那”約相當于我們今天時間單位得0.018秒。

      3

      三、也有經(jīng)論中說,一“剎那”與一“念”不同。據(jù)《仁王經(jīng)》卷上“觀空品”記載,九十“剎那”為一“念”;據(jù)《往生論注》卷上記載,六十“剎那”為一“念”。

      4

      四、據(jù)《大智度論》卷三十與卷八十三記載,六十“念”為一“彈指”;據(jù)《俱舍論》卷十二記載,六十五“剎那”為一“彈指”。

      5

      五、佛經(jīng)中有其他時間概念,也可以來衡量“剎那”。在《大般若經(jīng)》卷三四七中,按照順序介紹不同時間概念,從“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時”、“食頃”、“須臾”、“俄爾”到“瞬息頃”,一“剎那”大約相當于一“食頃”(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間)得時間長度。

      6

      六、另據(jù)《仁王經(jīng)》卷上“觀空品”記載,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往生論注》卷上記載,一“剎那”有一百〇一“生滅”。

      此外,一“剎那”之間得生滅,稱為“剎那生滅”或者“剎那無常”。當前得一“剎那”稱為現(xiàn)在,前一“剎那”稱為過去,后一“剎那”稱為未來,這叫“剎那三世”。

      丨十愿百科

      丨孟和德力根

       
      (文/百里鑫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fā)布者:百里鑫熙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yīng)責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