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為什么中文中有「一『個』億」的說法,卻沒有「一個萬」「一個千」的說法?
回答:
以前是有一個萬的說法的。
就是之前所謂的萬元戶。
那個時候,工人一個月的工資10元錢左右。
10000/10/12≈84年。
10000元需要一個工人,不吃不喝工作84年的時間。
10000元,在那個時候,我國任何一個地方,都夠一個人衣食無憂了。
而現在10000元,連一個小孩1年的幼兒園的費用都不夠。
這個才是億出現的關鍵。
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那個富二代開豪車了,住豪宅了,有美女朋友了,都會刺進人們的眼球和心臟。
之前信息沒有那么發達,一個人也沒有那么多攀比的動機和行動。
現在一線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即使只讓你選一個一線城市,全家人光房子都要1000萬吧。
子女教育,像你這樣的富裕之家。即使只要一個孩子,從幼兒園燒起錢,到成年是不是1000萬又出去了。
自己不想苦心的工作,自己現在開始養老,也要預備1000萬吧。
醫療方面,為了防患未然,有著充足的醫療保障。保險醫療加起來1000萬不過分吧。
光列出來的住房、教育、養老、醫療算下來都已經4000萬了。
所以,一定要用一個億的說法了。是因為千萬真的打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