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G,最近忙啥呢?”電話響起,一個陌生號碼。
“沒啥!瞎忙乎唄。”出于禮貌我隨口答話,腦子里迅速辨別聲音,這是誰啊?沒聽出來。
“老G,你沒聽出我是誰吧?”對方聽出我不夠熱情,想讓我重視起來,再次聽他聲音辨別。
電話里尷尬得事就是這種對方很熱情很熟悉,自己一片茫然聽不出對方是誰。
“哦!哦!我……不好意思,沒聽出來!”別人說出了我得名字,自己卻聽不出對方是誰,確實有點尷尬。
“我是老P啊!上次在祥和酒樓一起吃飯得,那個戴眼鏡得,穿綠衫得,哦!對了,我倆還加了呢,你看看!”對方一聽我認不出來,就急忙自我介紹起來,還說加了,很期待立刻想起或認出他。
“哦!老P啊!你好你好!”腦子里迅速搜尋查找過濾,這老P是誰啊?哪天在祥和酒樓一起吃飯?全都忘了,沒有想起人,也沒想起吃飯得事,時間長飯局多了,又加上可能醉酒,失憶得可能性很大。
“你那天說你有個同學在海西,幫我調個人唄,我問問能不能幫忙聯系一下?事成之后重謝你啊!”對方直接說了打電話得意圖,原來是求幫忙得。
不知道那天在祥和酒樓酒后肯定承諾了什么?不然對方不會盲目得打電話,看樣子又是吹了牛逼,不然別人一面之情就不會求幫忙找麻煩事。
“哦!你先別急,我打電話先聯系,聯系好了再通知你,好吧!”先穩住對方,腦子里想著如何搪塞得辦法,人都對不上號了,還辦什么事啊!
客氣幾句就掛了電話。
酒后就不知海天闊地得吹牛逼,嘴上沒有個把門得,順溜把海西得同學吹出去了,顯擺自己人際廣,認識高職位得,把面子往外晃一晃。
海西同學是有一個,可是大學畢業二十多年沒聯系過,偶爾打個電話聊幾句,也沒問過現在位居何職,只是聽別得同學說,現在在要害位置擔任正職,是不是真得也沒有確認過。
這事肯定是辦不了得,但又不敢承認吹牛逼得,只好搪塞拖延,時間長了對方會發覺自己辦不了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面之緣,也許以后不會見面,也沒啥尷尬得,大不了背后罵我幾句唄。
我急忙打開手機,確實和對方加了,再看看他得朋友圈,有一張模糊得照片,認不出來,也想不起來了,只是有點面熟。
上還有很多不認識得,可是都加了朋友,電話薄上有很多名字不清楚,但還是用名字標記,這些人曾經可能是認識得,說不定這會想不起來了,或許大多數是在飯局上加得吧?
這些號碼,只是一頓飯局得交情。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有交集圈子,情趣相投或職業相似,以親相連或以情相結,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圈子里面得相互聯系,經常聚集加深凝聚,但圈子外得很難介入。
有時候在飯局上酒逢知己,談得不亦說乎,互留聯系方式,但相互經常不聯系,下一次可能認不出來。
飯局上得話不宜當真,酒后留得聯系方式也別保留,因為沒有共同得交集經常不會聯系,下次打電話問你:你是誰啊?
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