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報名!我在新疆工作過七年,那里的情況我熟悉,去那里我能比別人容易適應,能更快進入角色。”在征求志愿援疆意向的部務會上,剛剛結束新訓任務返回單位的戰訓助理陳楠主動報名。
翻開陳楠的成長履歷:西藏工作3年、新疆工作7年,入伍22年里有13年的時間是在艱苦二類以上地區工作……從普通一兵到基層指揮員、從“持籌握算”到“參謀助手”,十幾次工作調整,跨越了大半個我國,不論是廣袤草原還是雪域高原,不論是白山松水還是荒漠戈壁,變化的是崗位,不變的是他對夢想的執著和初心的堅守。
在他身上,有那么一股“倔”勁
“那里高原缺氧,萬一你出點什么意外,人都回不來了怎么辦?!”“就算是犧牲了,我也要去那!”軍校畢業前,由于分配志愿的問題,陳楠同父母產生了強烈的分歧。為了進藏,他沒少做父母工作,這段對話,是他和父親最激烈的一次爭吵。然而,父母軟硬兼施都沒能阻攔住他的夢想,2004年6月,他如愿分配到了武警西藏森林總隊拉薩大隊,成為一名守護雪域高原的森林衛士。
2004年,陳楠初到西藏工作時的第一張照片
熟悉陳楠的人都知道,只要是他認準的事,就算十頭牛也拉不回來。2002年,他考入武警呼和浩特指揮學院,完成了從一名戰士到一名警官的轉變。入學第一次考核,身材瘦弱的陳楠就成了學員隊里的“重點幫扶對象”。“我為什么不能比別人強”,不服輸的陳楠憑借一股“倔”勁兒,屢戰屢敗卻愈挫愈勇。他給自己開起了小灶,每天完成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深蹲起立,這三個“一百”一直伴隨他的成長,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體能素質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多項突破。畢業前,陳楠憑借過硬軍事素質還被表彰為“優秀學員”。在征求分配意向時,原本可以選擇回大城市的陳楠,又一次犯了“倔”。去邊疆,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一經閃現后就無法磨滅。在西藏任職期間,他克服進藏初期嚴重的高原反應,繼承發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光榮傳統,與身邊戰友一同扎根雪域高原,出色完成上級賦予的多項任務。2005年8月10日,是他記憶最深刻的一天,他光榮地加入了我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我國共產黨員。時至聊起在西藏的日子,陳楠都清晰地記得那個場景,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地舉起右手……“任職第一年,能在高原一線入黨,是組織給予我最大的認可和榮譽,我絕不能辜負!”
在他身上,有那么一股“拼”勁
走近陳楠,你會發現,勤懇認真是他工作中最耀眼的“閃光點”。軍校指揮專業畢業,自考成人本科,選修財務專業……不管做什么事,這個不怕吃苦的青年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兒。
2019年6月,總隊舉辦首屆“火焰藍”訓練尖子對抗比武,因為工作需要,組織上安排陳楠到特勤大隊代職。作為總隊應急綜合救援力量的“拳頭”力量,特勤大隊在這次比武中,吸引了更多的關注目光。剛剛到隊的陳楠作為機關干部,盡管在各項考核科目中都能達到良好標準,但面對特勤大隊“特勤就是鋼刀的刀尖”的要求,這個“良好”就顯得不太夠用了。當時離比武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他靠著自己入伍時練就的那一股“拼勁”和自己較上了勁兒,除了參加大隊組織的系統訓練外,他還給自己專門制定了時間表獨自加練,每次跑步時,他都戴上沙袋;腳底磨起泡,他咬牙堅持;手掌磨破皮,他纏上紗布繼續練……短短1個半月時間,他減重十余斤,從跟著大隊伍練到最后跟上比武訓練尖子練,成績穩步提升。他的這股不要命的“拼”勁兒也感染帶動著其他參賽隊員,最終大隊在比武中取得了全總隊綜合成績排名第二的好成績,他也因此得了個“拼命三郎”的綽號。
比武結束后,戰友們都發自內心地為他豎起了大拇指。當被問及是什么讓他這么拼時,他說:“每次接近身體的極限與絕望,我就提醒自己總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刻。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這個信念激勵著我從隊尾一直追趕到排頭。”
在他身上,有那么一股“干”勁
“中隊的工作,大家看我的,我自己能做到的,我相信大家也都能做到!”這是陳楠2015年4月調任總隊機關警勤中隊擔任中隊長的第一天,在晚點名時提出的要求,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警勤中隊人員任務雜、公差勤務多,管理難度大,常常是點名人不齊,干活大家躲。既要抓好自身建設的“自轉”,還要做好機關警衛、信息通信等勤務保障工作的“公轉”,對他這個剛上任的中隊長來說,簡直是兩眼一抹黑,找不到作方向。工作不怕干,先做好自己,給其他人做個表率!想明白這個道理,陳楠帶頭叫響了“直屬隊當樣板,干部做表率”的口號。凡事他都是模范帶頭,集合站隊他第一個站排頭、打掃衛生他第一個拿工具,臟活累活他都是搶著干,漸漸地,在他帶動影響下,中隊的散漫作風一掃而光。同時,他也是個真正把中隊當家的人,對部屬更像是對待家人。他主動將自己編入營門哨位,從此每天的午夜那班崗成了他雷打不動的“專屬哨位”。還有一次,他看到大家打飯的自助餐盤舊了,又容易拿亂,自己悄悄在網上定制了不銹鋼餐盤,并把每個餐盤都刻上了編號,當他把嶄新的餐盤發到大家手中時,每個人都被他的細心感動了。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當時他的月工資才3000多,僅這一項支出就占了他工資的一半。
2017年7月,因工作需要,他又被調整到司令部直屬工作科任管理員,不管在哪個崗位,不論組織上安排他干啥,他都是那個勤勤懇恩、任勞任怨的陳楠。森林消防隊伍改革轉制后,陳楠再次轉崗到總隊作戰訓練處任助理員,戰訓處的工作與隊伍中心任務聯系最緊也最直接,面對隊伍職能任務的進一步拓展,面對著轉型強能的新標準新要求,他第一次體會到了“本領恐慌”的壓力和緊迫感,于是他利用空余時間給自己“充電加油”“補課趕隊”,鉆研“一主兩輔”救援領域重點難點內容。“要么不干,干就干到最好。”成為他新的工作追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陳楠深知作為一名戰訓處助理員,不僅要理論知識豐富,更需要過硬的實踐檢驗,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他還利用到基層檢查考核等機會,深入調研基層指戰員在新形勢新任務下的訓練情況,并及時匯總分析,努力掌握第一手資料。2021年8月,總隊舉行第二屆“火焰藍”訓練尖子對抗比武,此次比武,陳楠的任務是做一名裁判員。為確保執裁公平公正,他頂著烈日酷暑,始終堅守在賽道旁,跟隨每名參賽隊員完成課目,一站就是一天。身上衣服被汗水濕透,蚊子叮得胳膊全是包,他都沒喊過一聲累。用他的話講,裁判員的職責就是為每名參賽隊員提供公平競賽的環境,而且自己平時所學也得到了實際檢驗,更是一大收獲。
陳楠擔任總隊比武裁判員,全程堅守在賽道旁
陳楠擔任比武裁判時,逐一核對比武參賽隊員身份并發放計時設備
隊伍轉制后,新消防員招錄和培養工作隨著形勢任務的變化,也產生了新的特點。2021年10月,陳楠主動申請參加新訓工作,在指導新消防員更好更快適應隊伍、順利實現合格轉變的同時,他還帶領他們一起瞄準隊伍“一主兩輔”能力建設需求,共同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訓練場上,他是不茍言笑的“陳教頭”,生活中,他又是彈著吉他為大家驅散鄉愁的“文藝青年”。半年多的新訓工作磨煉,不僅讓他的膚色變得黝黑,他的工作更是得到了新訓大隊上下的一致認可,在新訓總結大會上,他被評選表彰為“優秀基層干部”。
陳楠2021年初參加新訓工作期間,在迎新春晚會上為新消防員表演節目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1年8月10日,陳楠再一次踏上了飛往新疆的航班。巧合的是,這一天,也正是他入黨16年的政治生日,將這一天作為他重新踏上征途的新起點,更具特殊的意義。如今的陳楠已過而立之年,再一次回歸那片曾經見證了他成長的土地,仿佛又是當年那個追風少年。他始終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那份初心,踐行著在莊嚴的黨旗下許下的錚錚誓言。
——我國森林消防——
投稿郵箱:yjglbslxfj@163.com
平臺發布內容,轉載請注明來源
— 監制 —
楊文嶺 王 雪
— 編輯 —
張 杰 范 亮 胡 翔 童鵬程
胡 宇 韓興華 莊申林 王劉金
— 本期編輯 —
莊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