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小球腎炎,通常叫做急性腎炎,是多種致病因素,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導致的一種腎臟疾病,其中多見的是鏈球菌感染后導致的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腎臟比正常人的腎臟體積要大許多,腎小球內增生的的細胞主要是系膜細胞核內皮細胞,在急性期,也有很多的中性細胞核單不核細肥潤。
急性腎炎多發生在兒童身上,為2歲到6歲之間,發作前有前驅感染,潛伏期為1-3個星期,大多在10天左右。感染后,病人一般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等疾病癥狀。那么,患上了急性腎小球腎炎該怎么辦呢?
1、一般治療:疾病發作時,建議病人休息2-3周左右,一直到肉眼能看見的血尿消失,水腫慢慢消退,血壓降低到正常為止。另外,水腫和高血壓嚴重的病人要嚴格控制喝水量和鈉元素的攝入量,腎功能正常時可以正常食用蛋白質。
2、感染灶的治療:對于上呼吸道或者是皮膚受感染的病人,應該選擇無腎毒性的抗生素治療10天-14天,如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青霉素過敏的人可以用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但是要記住不能長期使用抗生素。
3、對癥治療:病人要控制水和鈉攝入量,水腫一直蔓延消退的病人可以使用利尿劑。治療后血壓仍不能恢復正常的病人要服用降壓藥,以防發生并發癥。
4、透析治療:發生腎衰竭的病人應該進行透析治療,透析治療能幫助病人度過危險期,等腎功能恢復正常后,就不再需要透析治療了。
一般急性腎小球腎炎治療后效果良好,病人能夠恢復健康,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恢復情況不一致,因此,一定要在平時上積極預防,發生疾病后立即治療,以防發生不可挽救的事情。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聯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