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人類的藝術創作找一個經久不衰的主題,愛情必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總能牽動無數觀眾的心。
不過總體來說,觀眾們似乎更愿意看愛情的遺憾,以及遺憾的愛情。
就比如說今天,七夕,本來是一個祭祀星宿的節日,后來衍生出牛郎織女的傳說,以至于成為紀念愛情的日子。
牛郎織女,相思卻不得長相廝守,一年只能得見一次,這種遺憾,或許正是其被無數代人所津津樂道的原因。
因為往往是遺憾,更能體現愛情之永恒。
就比如說經典的《泰坦尼克號》,窮畫家杰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在短暫的甜蜜后,被災難天人兩隔。
這是影史上的經典一幕,想必很多人腦海里都會響起《我心永恒》的歌聲
我們總是愿意相信,或者說希望愛情是永恒的,正如牛郎織女因為被強行分離,而會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一樣。《泰坦尼克號》里杰克與蘿絲的愛情因為生離死別的遺憾,定格在了那一刻。
然而若是他們之后一同生存了,乃至生活了,故事還有后續的話,愛情……還會這樣美好嗎?
想想看,要么是兩人被階級的藩籬分隔,要么是兩人私奔之后被殘酷的社會現實摔打,不論哪一種,都比天災造成的分離殘酷得多。
觀眾不一定會坐船撞上冰山,但十有八九會為了生活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
像魯迅寫的《傷逝》那樣,什么愛情理想,都會在生活瑣碎的爭吵里消失殆盡。
所以,愛情電影里的愛情,只能出現在愛情電影里。
影片《天堂電影院》男主角多多與他的初戀:艾蓮娜
電影《天堂電影院》里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位公主說,誰愿意在她的城堡下等待100天,她就嫁給誰。
一位士兵聽見,走到了她的城堡下。
風吹雨打,雷鳴閃電,沒有讓他挪動半步。
時光荏苒,99天過去了。公主也深受感動。
但在第100天的時候,士兵走了。”
現實里的愛情其實就是這樣,就像羅大佑在《戀曲1980》里唱的:“姑娘你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么?”
美好時光誰都有,別把一刻當永久。
《天堂電影院》里的男主角本來也有一份美好的愛情,但最后他還是選擇,或者說,是被逼著選擇了理想。
多年以后,他看見了自己的恩師埃弗雷多,那個逼他做選擇,給他講公主士兵故事的人留下的膠片:
那是無數部愛情電影里男男女女接吻的畫面,是情感在銀幕上如火山一般爆發的無數個瞬間。
他忽然明白了。
哪怕膠片痕跡斑駁,但銀幕上的場景和故事卻會永遠流傳下去——要說什么更接近“永恒”,大概就是這個。
美好的愛情故事為什么美好?因為她們首先是“故事”。理想的愛情會隨著故事在影像中定格,比起殘酷的現實,這可令人舒服多了。
影片里的多多笑了,眼淚盈眶
所以,為什么人們喜歡看愛情電影?
因為如果你身處熱戀,你可以和身旁人共流熱淚,在虛構的故事里尋找此時此刻兩人的身影;
如果你孑然一身,你同樣可以聊以自慰,或是用一種旁觀者的態度,從電影看進現實……
不論你是未戀、暗戀、熱戀還是失戀,在愛情電影里,你總能找到那么幾部的那么幾個瞬間,擊中自己的心靈。
人會讓你遺憾,電影不會。
這個七夕節,找一部愛情電影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