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這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同樣的問題,解釋不清楚。
首先,個人的命運受以下三個因素影響:
第一是時代環境,也就是大環境。我們不能否認個人的發展和時代的關系。在戰爭年代,我們是要疲于奔命、在和平年代我們個人大多是在社會摸爬滾打的努力生存。比如在80年代,市場經濟剛起步發展,很多人下海經商,成功者居多,在互聯網時代,電商的興起富裕一批人。用流行的術語講就是人要時刻把握時代的脈搏,了解社會發展趨勢,順勢而為,才會有所作為。
第二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主要提供兩個要素,第一是家庭的經濟基礎,第二是基于父母的人文素養對子女教育影響。這兩個因素對子女很重要,經濟基礎決定子女財富原始積累,可以讓子女的發展起點更高,父母的人文素質包括父母的學歷、品性,這兩點對小孩的性格、品性有很大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遺傳上,還體現的日常的耳濡目染中,很重要。
第三是個人的意志。這個意志不包括父母遺傳以及日常的教育影響,是子女自己在受外界刺激后被激發的那種斗志。其實這一點,我有些遲疑,不知道怎么往下寫。
歸根結底看,其實第三條基本也是時代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個人的意志因素微乎其微。因為個人的意志內在看是父母遺傳、日常教育影響,外在是時代環境影響,包括學校的的環境、社會的環境等等。
經過以上分析,發現個人命運歸根結底是時代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那么時代環境、原生家庭又是誰決定的呢,如果我們一層一層的往后推,找出決定時代環境、原生家庭的決定因素,我們難免會誤入一個循環。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類似,時代環境誰決定的呢,顯然不是個人也不是團體以及國家決定,是人類發展的規律決定,原生家庭誰決定的呢,這要調查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樣子,這樣類推,是不是要推到亞當夏娃呢。這就糾結了,分析來分析去,人的命運似乎還是宿命的感覺。
說到這個點,所以就有人說了,比如一個人,能夠意識到以上幾點,所以在現有現狀的基礎上,遠離原生家庭、時代環境的影響,刻意證明這種觀點是錯的。比如直接去山溝里隱居。但是仔細想想,為了證明這些因素不能起決定性作用而去做一個偶然的動作,背后有潛意識的行為,某種程度還是受時代環境、原生家庭的影響。
綜合看,人生是不是已經被安排好這個問題,和研究宇宙起源問題類似,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