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的網購時代,物品升級換代的速度更快,家里閑置的舊物也越來越多。二手市場于是迅速成長為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成為二手經濟交易的主力軍。
喜新不厭舊
“90后”成二手交易平臺消費主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相比以往的舊貨市場,閑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不少消費者表示,除了賣出物品騰出空間和收回資金,在這類平臺上有時還能淘到物美價廉的好東西。
從傳統的二手家具、電器、衣物以及首飾、古玩、老物件,到新潮的游戲賬號和裝備、電子產品、手辦等,交易平臺上閑置物品的種類不斷增加。而喜愛淘貨的人群,年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數據顯示,目前閑魚在線賣家數已經超過3000萬,平臺上的“90后”用戶占60%以上,每天在平臺上打卡的“95后”達到500萬人。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愛回收”數據顯示,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消費者中,年齡在18-34歲的人群占比達到63.48%。
阿里巴巴閑魚產品總監郭兵稱,每一年差不多有8億件商品,在閑魚上面進行買賣。你會發現有更多有趣好玩的東西,是你過去找不到的,比如小時候玩的游戲機,以及很多想要買的潮流物品等。
相比以往的“二手”概念,如今年輕人進行閑置物品交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體驗。消費者從占有到使用的轉變明顯,共享、租賃、分享閑置已經成為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將閑置物品售出后再置換成新的物品,更多的閑置貴價商品也開始流通。
“愛回收”全國交付中心負責人鄭先國表示,這兩年,一些高單價的產品非常多,甚至相機鏡頭等二手奢侈品,都會進入平臺領域里面。整個客單價在走高的趨勢,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
二手交易網絡平臺存亂象
監管待加強
隨著二手電商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被投訴的平臺和賣家也越來越多,二手交易背后存在不少亂象和隱患,如何加強監管,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上海的不少商場里,都有著回收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柜臺,消費者可以在柜臺的機器上對將要被回收的產品進行估價,在估價完成和店員檢查完畢后,直接賣出物品,也可以抵價以舊換新。這家店的店長告訴發文人,這個柜臺平均每個月可以回收四五百臺二手手機。
一些消費者表示,選擇賣出手機等含有個人信息的物品時,一般顧慮較多,會選擇專業的回收平臺。也有一些消費者表示,在進行閑置物品交易時對物品的真偽無法判斷。
據統計,2018年我國二手閑置市場規模達到了7400億元,增速接近30%,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萬億元。在這樣的市場規模之下,如何能讓消費者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央視財經)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