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人吃的不多但是身體確很胖,可是有些人吃的特別多可是卻一點也不胖,還非常的瘦,對于干吃不胖的人我們只有羨慕的份了,我就是人們常說的喝水都長肉,我明明吃的不算多也堅持運動了為啥還長肉呢這令我非常苦惱,難道這就是人么說的“易胖體質”嗎?
產生“易胖體質”的原因
根據相關的數據研究顯示到目前為止跟肥胖有關的基因超過 400 個,這些基因會通過影響食欲、飽腹感、代謝、體脂分布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人發胖,在這些基因中,最著名的是一個叫FTO的基因, FTO基因變異會讓人食欲大增,機制可能是FTO基因變異會導致體內胃饑餓素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情況下,餐前胃饑餓素水平升高,餐后則會降低,人也就感覺吃飽不餓了,可是胃饑餓素高于正常水平時,進食后仍容易饑餓,而且還會對高能量的食物感興趣,所以 FTO 基因變異的人更容易發胖。
腸道菌群也是肥胖的幫兇
腸道菌群也是肥胖的關鍵因素,腸道菌群參與體內營養物質的吸收,能量調節和脂肪儲存,也就是說,人體的腸道菌群為肥胖的發生,提供有利條件,寄生在人體腸道的菌群差異導致了她們的代謝物在血清中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造成了肥胖的發生,研究發現胖人與瘦人的腸道菌群組成不同,例如,在肥胖癥患者的身體里擬桿菌較少,而嗜酸乳桿菌和艱難梭菌較多,在減重過程中,腸道菌群會發生變化,多形擬桿菌會增加,嗜酸乳桿菌和艱難梭菌則減少,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
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發胖
一些不良習慣會導致人發胖,例如久坐不動,吃飯太快,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歡吃甜食等都可能導致身體發胖,那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易胖體質呢,做到一下幾點,拯救自己的身材,保持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
改善飲食習慣
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飲食結構,可以形成不同的菌群結構,而營養均衡合理膳食是改善腸道菌群的有效方法,生活中,多吃粗糧每天堅持喝牛奶或者豆漿保證每天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達到營養均衡。
增加適當的體育運動,有助于食物的吸收,提高基礎代謝率和腸道菌群活性,從而幫助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消耗,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調節身體各機能的運行,保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