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秋的到來,轟轟烈烈的夏天終于到了尾聲。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有人自嘲“依舊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夏天呢”,也有遺憾,“立秋了,但我關(guān)于夏天的夢還沒做完”。可是無論如何,已經(jīng)過去的日子,都再也追回不來了啊,抓住現(xiàn)在的時光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入秋開始,只要熬過了“秋老虎”的熱烈,天氣就會漸漸涼下來了,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讀書、學(xué)習(xí)、追劇、看電影……去奔跑、去努力、去笑,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吧。
推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白居易寫,‘相思始覺海非深’……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海并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這是在饒平如老先生的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中的一句話。
而這本書,是在他的妻子美棠去世之后寫的。
美棠去世后有半年的時間,他無以排遣,輾轉(zhuǎn)難眠,“只好去他倆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結(jié)婚的地方,到處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她的骨灰就放在他臥室里,要等到他離世后兩人再一起安葬。”
直到有一日,他決定要畫下他倆的故事,他覺得“死是沒有辦法的事,畫下來的時候,人還能存在。”
于是,就有了這本書。
光是看到這些零星的字句,就已經(jīng)足夠吸引人了。
生命有時,世事無常,原來“相思”并非要悲痛到谷底,以死相許;原來“愛情”也并非要大張旗鼓,以身殉情。
整本書里沒有一句“我愛毛美棠”,卻字字句句都是愛,他將自己與美棠的故事寫出來,畫下來,用最積極的方式去面對愛人的離去,用最好的方式將兩個人的故事留了下來,正如他說的那樣:“人生苦短,莫負初衷,凡事相信,凡事期待。”
對他而言,美棠就是自己的光。
雖然人終究會老去、死去,但是她曾在自己跌宕的一生中閃耀過,帶來了超越世俗愛情的光芒,那束光,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這里也許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吧?有藍天,有白云,有莽莽青山,死得其所啊。”
平如生在我國南方一個生活優(yōu)裕的官宦世家,書里從他八歲的“發(fā)蒙儀式開始”,講了許多兒時趣事和家鄉(xiāng)風(fēng)俗,直到十六歲那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他家為了避戰(zhàn)又遷回南城。
好男兒志在四方。少年的他看見了岳飛的拓片“還我河山”,也在太平橋頭起了人生之思,也許就從這時,他心里就起了從軍之意。
于是在1945年的夏天,湘西會戰(zhàn)之時,他的戰(zhàn)友接連犧牲,炮火中,他看到天空晴朗,四面青山,這樣想著:“這里也許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吧?有藍天,有白云,有莽莽青山,死得其所啊。”
后來他故地重游,看著人來人往,他才心生感嘆:“山形依舊,流水澹澹,江月年年,星河燦爛,原都不是為了要襯得人世無常的。”
這是他的少年豪氣和家國情懷。
“再一眼望去,恰見一位面容姣好、年約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點天光攬鏡自照,左手則拿了支口紅在專心涂抹——她沒有看到我,我心知是她。”
這是平如第一次見到美棠的場景,他未用一句華麗的辭藻,只是平白的形容,卻將與美棠的相見的“一眼萬年”形容得浪漫極了。
只這一眼,就將兩個人往后的生命聯(lián)系緊緊地纏到一起了。
有這樣美麗的未婚妻,年輕的平如得意極了,還將她的十二寸彩照縮小再加印,分贈給戰(zhàn)友,像個孩子一樣到處炫耀。
這是他的一見鐘情和浪漫。
后來平如和美棠結(jié)了婚,平如退伍后與美棠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有過“驚心動魄”的時刻,有過爭執(zhí)吵架的時刻,也有為生活奔忙的時刻,他倆既波折又短暫地過了些時日。
這段時間應(yīng)該是他倆最快樂的時光了。
“你要是搞婚外情,我早就跟你離婚了……可你又不是賣國賊,不是貪污腐化,不是偷竊扒拿,你什么都不是,我為什么要跟你離婚?!”
1958年,平如被勞動教養(yǎng),單位跟美棠說要跟他劃清界限,美棠是這樣說的。
但美棠不知道的是,經(jīng)此一別,就是22年。
22年不在一起生活,只有偶爾的歸家探親,兩人只能通過書信交流,平如回來的時候,他們的孩子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
在那段時日里,美棠一邊工作賺錢,一邊教育兒女,后來甚至累出了病。要說美棠怨過他嗎?想來多少也是有的。美棠有時會發(fā)脾氣,信里寫著“我很氣你,我很生氣,我越寫越生氣”,筆一扔,后邊不寫了,要過一兩個月才又有新的信。
可是無論如何,美棠都從未起過離開平如的念頭。
我想起了木心的那首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美棠用盡一生去愛著一個人,在長久的分離中,在柴米油鹽中,在往來的書信中,沒有一時是微弱的,她像光一樣照耀著平如的一生;而平如也同美棠一個樣,被勞動教養(yǎng)的時候也不忘學(xué)習(xí),在美棠過時候也未曾一蹶不振,而是將二人往日的美好盡數(shù)留了下來。
前陣子在微博中刷到綜藝節(jié)目《再見愛人》,里面的嘉賓魏巍和佟晨潔因生孩子發(fā)生口角;《女兒們的戀愛4》中李莎旻子和隔壁老樊令人窒息的相處模式;張雨綺甜蜜的年下戀……身處公眾視野下的名人、藝人、網(wǎng)紅,他們的戀愛被放大了無數(shù)倍,他們離婚了,分手了,網(wǎng)友動不動就大喊“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他們修成正果了,秀出的恩愛被當做模板被到處宣揚“此處請@你的男(女)朋友”。
總有人給“愛情”定義,前面加了無數(shù)個定語,后面加了許許多多的條件,好像只要這樣,才能被稱作“愛情”。
可是在我看來,這些都不叫做愛情,愛是振奮的,是有力量的,是能夠互相扶持的,是能夠帶給彼此光芒的。
今早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在黑龍江鶴崗,一男子駕車出了車禍,被卡在駕駛室內(nèi),消防員在對他進行營救的時候,他接到了妻子的電話,身處險境,也云淡風(fēng)輕地柔聲叫著妻子的名字“娜娜”。在接電話前,他請求消防員別出聲,妻子懷著孕,他不想讓她擔(dān)心。而在救援過程中,他也請消防員先救為妻子生產(chǎn)時所需的錢,自己不要緊。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里,我就已經(jīng)眼眶濕潤了,這就是俗常的生活和世俗的愛情吧。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為了一個人去死,那不叫愛情;為了一個人認真生活,這才是愛情。
世俗的愛情是沒有其他條件的,唯一的共同點是成為彼此的光,照亮余生的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