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獨立完成所有的事,總是會遇到許多依靠個人力量無法解決而不得不求助于他人幫助的事情。
獨生子女往往因為凡事受到家人照顧或包辦而顯得自理能力差,在處理事情時往往呈現出自負、依賴等現象,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么埋頭苦干,屢戰屢敗還自命不凡不屑于向他人求助;要么過度依賴別人的幫助,遇事不努力、不思考,坐等別人伸出援手還不知感恩。
所以,媽媽作為寶寶的第一依戀對象應當關注寶寶在對待事情時的狀態,及早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求助、互助、感恩的意識。
媽媽帶寶寶外出時,可以假裝迷路了,讓寶寶想一想應該往哪里走。如果寶寶也不知道,媽媽可以鼓勵寶寶問問附近的人,告訴寶寶可以向誰求助,比如警察叔叔、超市售貨員、報亭售賣員、公交車司機等。提醒寶寶向別人問路時要有禮貌,問路的時候要說“請問”。寶寶不敢去,媽媽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問路。
在教寶寶求助的同時,媽媽也要教育寶寶對別人提供幫助,讓寶寶想一想,要是別的寶寶不認識路,我們幫助了他,他就能順利回家,他的爸爸媽媽就不會擔心著急了,讓寶寶感同身受,明白幫助別人的意義。
教寶寶向別人求助的同時,媽媽一定要教寶寶一些基本的自護知識。比如陌生人說:“我知道你找的地方,我帶你去。”寶寶不能跟陌生人走。比如寶寶可以詢問穿有制服的超市工作人員、警察、交通指揮協管等,請求對方和自己在原地等媽媽或是打110報警電話。
寶媽經驗:媽媽鼓勵寶寶向他人求助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如何求助、向什么人求助、判斷對方的話語等問題,媽媽可以自設一些場景讓寶寶來判斷,游戲宗旨是“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原地等待不亂跑、記住爸爸媽媽的姓名、電話和地址。”
媽媽可以這樣說(做):帶寶寶出小區大門后,問問寶寶:“寶寶,請問去超市怎么走啊?該走左邊還是右邊呢?”
該活動能夠鍛煉寶寶向他人求助的意識和勇氣,培養寶寶感恩的品質,也有助于寶寶建立早期的團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