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被王夫人攆的丫鬟其實并非一兩個,比如金釧兒、芳官、四兒,但顯然,在這眾多的丫鬟之中,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晴雯的悲劇。
清清白白的晴雯,不僅被王夫人羞辱成狐貍精,還被王夫人,污蔑是得了癆病的人;晴雯死后,按賈府的舊例,她理應獲得四十兩銀子的安葬費,但王夫人卻僅僅給了她哥嫂十兩銀子,還特意囑咐:得了癆病的人,斷不可留。
可以說,王夫人對她的恨,真的是深入骨髓,不惜將她挫骨揚灰。
那么,王夫人為何如此憎恨晴雯呢?其實,在王夫人對她最后一次審問中,有一句話,隱含了這個答案:
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飾詞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著你,自然明兒揭你的皮。寶玉可好些?”
在這一段話中,王夫人明確地說出了一點:那就是,她掌握了晴雯所干的好事:打量你我的事我不知道?
那么,晴雯究竟做了什么事,而讓王夫人記恨呢?
回看《紅樓夢》前八十回,我們會發現,晴雯讓王夫人記恨的事,大致有這四件。
第一:豆腐皮包子。
賈寶玉特意為晴雯留下了一屜豆腐皮包子,不曾想,李嬤嬤來到賈寶玉的房間,看見了,便順手拿回去給她孫子吃了。
賈寶玉從梨香園回來后,晴雯便將此事告訴了他。一致于,他對李嬤嬤的不滿越來越強烈,而隨后,又因為楓露茶被李嬤嬤喝了,導致寶玉大發脾氣,摔碎了那個茶杯。
這件事情過后,茜雪神秘地消失了,但勾引寶玉怒火的晴雯,卻安然無恙地呆在了賈府。這自然,同她是賈母看重的人有關,但此事,卻很有可能,留在了王夫人的心中。
畢竟,作為一個丫鬟,不想著如何平息風波,反而添油加醋,激化矛盾,這樣的丫鬟,自然會被主子記恨。
第二:同賈寶玉吵架。
端午節時,賈寶玉從家族聚餐中,悶悶不樂地回到了怡紅院,而晴雯,在收拾他衣服的時候,不小心摔壞了他的扇子。
也是因此,賈寶玉指責了她幾句,不曾想,作為丫鬟的晴雯,竟然同寶玉爭吵了起來。隨后,襲人好意來勸,更被晴雯懟得啞口無言,連她們二人見不得人的隱私都說了出來。
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哪里就稱起‘我們’來了。明公正道,連一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里就稱上‘我們’了!”
王夫人一生,最看重的,莫過于寶玉的名聲,而顯然,在這件事中,晴雯犯了兩件不可饒恕的錯。
其一:作為丫鬟公然同主子爭吵;其二:作為丫鬟公然破壞主子的名聲。
賈寶玉被晴雯的揭短而憤怒,揚言立馬要去回王夫人攆走她,只因襲人的勸阻而作罷。但毫無疑問,以王夫人在怡紅院里的眼線,連寶玉與四兒等人的悄悄話都一清二楚,對此事,她自然也是早已知曉。
第三:為寶玉給黛玉傳遞兩塊舊手帕。
賈寶玉被打,林黛玉哭腫了眼睛。寶玉不放心,又礙于襲人的存在,所以,特意找了一個借口支開了她,而讓晴雯去看望黛玉。
此時已是夜晚,晴雯便是在這個時候,拿著寶玉所給的兩塊舊手帕交給了黛玉。
在封建社會,男女之間私相傳遞無疑是不被世人接納的,正如黛玉體會出他的心思后所想的:再想令人私相傳遞與我,又可懼。小紅因為手帕被賈蕓撿去,同墜兒討論此事,被薛寶釵聽見,嚇得膽戰心驚;李紈同眾人在怡紅院為寶玉慶生,不小心遺留下來一塊手帕,第二天一大早,她便特意讓丫鬟來怡紅院尋找了。
由此可知,晴雯為寶玉私相傳遞一事,只怕是王夫人最記恨她的根源。
第四:晴雯攆走墜兒。
盧雪庵眾人聯詩時,平兒丟失了一個蝦須鐲,隨后發現,正是怡紅院里的丫鬟墜兒偷的。
為了維護怡紅院的名聲,平兒特意隱瞞了鳳姐,而一大清早來到怡紅院,悄悄地告訴了麝月,并特意囑咐,等襲人回來后,再隨便找個什么借口打發她。
然而,晴雯得知后,卻終究辜負了平兒的一番心意私自攆出了墜兒,僅為一時的情緒而置怡紅院的聲譽不顧。
小結:
當然,晴雯所做的讓王夫人憎恨的事其實還有很多,比如如王夫人所說的:
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
如此看來,晴雯被攆,真的一點也不冤,心直口快、毫無城府的她,本就不適合居住在這個鉤心斗角的怡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