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浙商證券,張建民、汪潔)
01 行業復盤:行情、估值、經營
1.1 行情:板塊調整較為充分,市場偏好開始恢復
今年來中信通信指數中信通信下跌3.99%,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7.20%、上漲0.12%。 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聯網、云計算、教育信息化、射頻、主設備商、IDC等板塊領漲。
1.2 估值:板塊調整較為充分,市場偏好開始恢復
目前中信通信板塊PE為36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歷史5年PE中值55倍)。細分19個板塊中,專網、超高清、IDC、物聯網等7個板塊當前PE高于歷史中值,電信 運營、工業互聯網、光器件、人工智能等12個板塊當前PE低于歷史中值。 機構配置比例低,2021年半年報顯示機構重倉持股通信行業占比僅1.9%,較高峰3+%水平差距較大,但較2021年年底的1.2%已經有所回升,市場偏好開始恢復
1.3 經營:5G和創新業務驅動電信業務增速持續提升
上半年電信業務收入7533億元,同比增8.7%,超市場預期,其中新興業務、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分別拉動增長3.5pct、2.1pct、2.1pct。
新興業務:增長新引擎,云業務接近翻倍。上半年新興業務收入1145億元,同比增長27%,電信業務收入占比達到15.2%,云計算業務同比增長97%。運營商將繼續 重點投入,新興業務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提升至25%以上的水平,空間可觀。
移動數據:自2月份反轉后加速增長態勢。上半年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4%,1-2月、1-3月、1-4月、1-5月累計增速為-1.2%、0.5%、2.3%、4.4%, 2月反轉后加速增長。5G手機終端用戶連接滲透率達到23%,滲透持續提升將驅動移動業務增長。
固網數據:量價齊升。上半年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6%,1-6月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凈增2606萬戶
02 資本開支:云側投資樂觀,專網、MEC值得關注
2.1 5G及電信行業資本開支將相對平穩
全球來看,Dell‘Oro Group數據,繼2015-2017年三年資本支出下降和2018年持平后,2021年全球電信資本支出呈低個位數增長,2021年全球電信資本支出將增長 5%以上,2019-2022年全球電信資本支出復合增速2%,無線資本支出復合增速4%。 2021年作為5G商用元年,三大運營商整體資本開支3330億元,較2019年實際資本開支增長11.0%。2021年三大運營商合計資本開支計劃3406億元,同比增長2.3%。 預計未來2-3年資本開支將基本持平或者略降低,5G及電信行業資本開始增速難以超預期。
運營商2021年將實現5G網絡縣級以上主城區的覆蓋,明年開始將開始熱門地區的網絡深度覆蓋和農村地區的廣覆蓋。1)廣覆蓋:2021年移動廣電將通過共建共享 的方式大力推進5G網絡,覆蓋省會、市縣和大鄉鎮,2021年年中中移動和廣電已經完成48萬站5G 700M基站集采;2)深覆蓋:5G頻段高,傳輸損耗和穿透損耗加 大,宏基規模部署后,補盲小基站需求量大幅增加,Dell‘Oro Group預測Small Cell RAN收入預計將占據2021年整體RAN市場的10%-20%,2025年全球小基站市場 將達到250億美元,增長速率遠大于同期的宏基站
2.2 云側投資力度預期樂觀
海外廠商2021Q2資本開支回升。Bloomberg一致預期北美五家云廠商2021年全年Capex總和同比2021年增長22.7%,谷歌、FB、微軟、亞馬遜、蘋果分別同比增 速14.6%、33.4%、35.6%、18.2%、18.9%。運營商加大云側投資。我國移動2019年提出移動云三年投資總規模千億級以上;我國電信2021年產業互聯網資本開支計劃220億元,同比增67%,新增10萬個服務 器、5.2萬個機柜(自建2.2萬),回A募投之一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507億;我國聯通IDC機柜從2019年的23.4萬發展到2021年底預計達31萬。
2.3 5G專網非運營商的設備資本投資值得關注
我國信通院預計2025年之后非運營商各行業 5G投資有望超越電信運營商。目前5G在我國交通、醫療、航空制造、智慧工廠、礦山、港口、電力、國防行業等行業 均已經得到應用,虛擬專網、混合專網超過1000個。2022年之后5G專網投資開始有望形成規模并且成為資本開支的重要驅動。
工信部聯合9部委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統籌2B和2C提出7大量化指標,其中5G行業虛擬專網數達3000個,5G在大型工業企業滲透 率達到35%、每個重點行業5G應用標桿數達100個。重點推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采礦、電力、油氣等15個行業的5G應用。
垂直行業5G投入有望放量。工信部數據2019年我國大型工業企業8210家,部分公開案例:三寧化工乙二醇項目5G智能化建設(投資3000余萬,含8個室外宏站、47 個室內小站和一套邊緣計算設備);橫店東磁單晶電池片未來工廠(投資7.2億,通過196張移動5G邊緣流量卡實現車間525臺機器設備和63輛AGV小車的控制)。
03 賽道聚焦:應用設施、自主可控、汽車變革、熱管理、運營商
3.1 5G發展重點轉向應用設施建設
5G今年將完成全國所有縣城和部分發達鄉鎮的覆蓋,具備網絡覆蓋基礎后,發展重點從網絡設施轉向5G應用和應用設施。
應用設施:流量增加帶動的IDC、云等相關應用基礎設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型行業設施。
5G應用:5G消息、工業互聯網等。
3.2 科技自立自強下的自主可控大機會
近年來,外國對包括華為等在內的我國科技企業的限制加劇,產業自主可控是必由之路。2021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 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中,第一大是“強化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第二大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已被提高至國家發展和安全層面。通信行業作為國家信息化底座,在芯片(光電芯片、收發芯片、核心通信設備芯片)、射頻、濾波器、IT設備等領域具備國產化替代預期。
3.3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帶來新機會
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大趨勢下,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華為、小米、中興等均已經表示加碼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汽車將成為ICT技術的另一大核 心?應用場景;汽車的屬性逐漸從傳統的機械硬件轉向機電一體、軟硬結合的產品。 Statista數據顯示,2000-2030年,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將增加,綜合考慮規模效應將帶來的相關電子元器件價格下降,預計到2030年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 中的占比會提升到45%,2021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2179億沒有,預計到2025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3186億美元。
車聯網領域政策頻出,C-V2X 2021年開始前裝試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規劃到2025年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持續增加,到2025年達50%, 2030年超過70%,2025年C-V2X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50%,2030年基本普及,行業進入加速落地階段。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帶來巨大發展空間,連接器、模組、熱管理、導航系統等環節將受益。
3.4 雙碳趨勢下的溫控、儲能等板塊機會
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清 潔能源和綠色節能等產業將迎重大變革和發展機遇,通信領域關注數據中心節能和清潔能源配套環節機會。
數據中心節能:數據中心產業每年總耗電量占到全社會用電量的2%,數據中心制冷系統能耗占非IT能耗的80%。碳中和趨勢下降PUE逐步得到落實,溫控環節創新方 案滲透率預期提升,存量數據中心改造也會進一步帶動需求增長。
清潔能源機會: 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將帶動相關環節機會,通信領域 建議關注儲能熱管理、光伏風電配套等相關環節機會,
3.5 運營商開啟新一輪增長
上半年電信業務收入7533億元,同比增8.7%,我國移動、我國電信、我國聯通通信服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速9.8%、8.8%,歸母利潤分別同比增速6.0%、27.2%,行業 拐點明確。并且在行業高質量發展、5G滲透提升、新興業務快速發展等帶動下,業務層面呈現個人、家庭、政企全面向好態勢,持續看好運營商未來業績增長。
運營商行業基本面穩中向好,回A有望提升估值,當前H股我國移動、我國電信、我國聯通PB僅0.75、0.57、0.34倍,明顯低于5年的歷史中樞1.20、0.71、0.72倍, 更低于全球可比水平2.38倍,同時擁有較高的股息率,投資價值凸顯。
報告節選: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官網】。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