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看過帶有科幻情節的文藝作品。其中,人工智能和各種不同設計的機器人,展示了人們對于未來的各種設想。
而隨著相關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往只存在于假設、想象中的情景正在逐漸走到大家的面前,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8月20日,在特斯拉AI日活動上,特斯拉宣布了人形機器人Tesla Bot。
根據介紹,Tesla Bot的身高大約為5英尺8英寸,也就是大約1.73米;重125磅,大約57公斤。
同時,這款人形機器人的面部是一個屏幕,可以用于顯示信息,還配備了靈活程度接近人類的雙手。
特斯拉 CEO Elon Musk表示,“因為我們已經制造了帶輪子的機器人(特斯拉汽車),所以現在我們幾乎擁有所有制造人型機器人所需的零件”。
特斯拉官方則表示,“今后的汽車,就是披著‘車衣’的AI。AI回看汽車,就好比汽車回看馬車?!?/p>
同時,相關的報道顯示,這款人形機器人可能會在2022年推出,其主要的用途是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從事人們不喜歡做的危險、枯燥的工作。
不過,這款Tesla Bot并不是目前唯一一款人形機器人。事實上,除了特斯拉,也還有著不少其他的公司正在進行相關領域的產品研發。
新浪科技的報道顯示,波士頓動力發布了一段最新的機器人視頻,在這段視頻中人形機器人Atlas展示了新技能——跑酷。
“在這段視頻中,人形機器人Atlas展示了其在高強度的運動中,仍能通過各種障礙保持平衡?!?/p>
而除了對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探索外,小米在本月上旬的發布活動中,推出了小米第一代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
介紹顯示,CyberDog仿生四足機器人在擁有仿生運動步態的同時,還擁有仿生的視覺和聽覺交互體驗,使其可以聽從指令、識別主人甚至自動跟隨主人運動。
可以看到,與人形機器人不同,這類仿生四足機器人在依據指令執行任務外,似乎還多了一些陪伴屬性。
就目前出現過的新聞報道來看,科技公司對于不同設計的仿生機器人有著不同的用途設定。
其中,多數人形機器人設計的初衷都是為了接替一些危險或枯燥的人類工作。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其他用途的機器人設想。
事實上,雖然目前的技術還無法達到,但關于各種仿生機器人的發展以及未來設想卻早已開始。
這些內容早在此前的游戲《底特律:化身為人》中就曾出現過詳細地刻畫,并將其作為了主要的敘述視角,美劇《西部世界》中也出現過相關的描述。
然而,想要達到文藝作品中展示的智能程度,目前還有著相當長的一段研發之路。
不過,如果各種類型的仿生機器人真的做到了完善普及,大家覺得他們可以適用在什么領域呢?如果可以作為家用機器人,大家比較期待哪些功能支持呢?
而在我們能提出相關問題后,有回復表示:
(小編也想......)
還有網友認為可以用在救援領域,或者一些我們不喜歡做的工作當中。
如果你擁有一臺機器人,你會要求她幫助你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