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馬南頻道 孟然
8月21日,據huan球網報道稱,外國海軍陸戰隊前司令查爾斯·克魯拉克日前發表原題為《美中并非注定一戰》的文章。文章指出, 縱觀歷史可見,當一個崛起的大國挑戰一個老牌大國時,結果往往是戰爭,但顯然也有例外,相比一個世紀前崛起的外國和衰落的英國,今天的外國和我國未必會更加容易爆發戰爭。
對此,克魯拉克給出了4個原因,總結起來如下。一是兩國的任何軍事沖突都會迅速變成核沖突,此前制約美蘇沖突的"相互確保毀滅"的因素,同樣也適用于今天的中美。二是我國軍事實力大幅增長,雖然在常規武器上仍落后于外國,但非對稱性打擊也會讓外國忌憚。三是我國目前主要任務是發展不是對抗,這也決定我國不會輕易發動戰爭。四是中美在經濟上密不可分,中美互為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的供應鏈聯系龐大,我國經濟需要外國,同樣外國經濟也需要我國,這也導致發生沖突的可能性下降。最后克魯拉克直言,外國和我國注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沖突,但直接的國家間戰爭未必是其中之一。
毋庸置疑,作為外國海軍前高官的克魯拉克的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對外國要避免直接發生沖突或戰爭的原因,分析也比較客觀的,針對中美關系發展大勢的預判也是準確的,尤其是給出的結論與很多我國專家基本一致。一方面,外國在軍事實力上雖然優于我國,可是在非對稱戰爭、在我國周邊戰爭問題上,外國并沒有任何大的勝算,尤其是我國是核大國,這更讓外國忌憚不已。對此,外國智庫蘭德公司曾多次警告外國,請勿插手臺海、南海等我國周邊問題,不然后果很嚴重,并建議美軍主動退出第一島鏈。另一方面,雖然我國整體實力上已經不弱于外國,但我國的中心還是發展與建設,我國要用發展來縮短與西方世界的人均水平,這也說明我國非常的清醒,因為唯有絕對的實力,才是戰勝一切挑釁的最好辦法。
特別是,當前世界仍處于疫情爆發期,疫情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和沖擊都很大,加之進入新世紀以后世界本身就處于矛盾爆發期,西方國家更面臨著很多內部和外部各種問題,西方世界整體實力處于下降,國際權力也面臨著重新洗牌,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外國作為西方的老大哥,看到這些無疑會更加焦急。去年,整個世界前20經濟體,除了我國外基本都是負增長,今年西方很多國家經濟也起色不大,部分國家經濟依然低迷,這些都讓西方對我國的發展羨慕嫉妒恨。尤其是,華盛頓看到我國發展態勢依然良好,這讓拜登更加上火。畢竟,我國作為后來者,外國看著我國慢慢就要追趕上第一梯隊,甚至還要超越外國,這讓抱有冷戰思維的外國心里難以接受。
因此,從目前外國的對華政策來看,華盛頓對華主要目標就是阻止我國發展,阻止我國超越外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年初以來,外國總統拜登、外國國務卿布林肯、外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等都曾發出過類似言論,這更說明我國的發展已讓外國擔憂。但是對我國而言,發展也是反制外國的最好辦法,強大也是解決一切矛盾和沖突的最大砝碼。所以,正如偉人所言,越是敵人反對的,越說明我們的做法是正確的,越要堅持走下去。
總之,如今中美關系異常復雜,兩國在各領域都出現激烈競爭與對抗,那么,這個時候我們更要保持定力,更要團結一心不斷發展,我們更要心無旁騖的壯大自己,讓自己不斷縮小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最終反超這些國家。但是,我們也要做好戰爭可能發生的預判,要大力發展軍事,要加緊進行練兵備戰,隨時要做好應對西方狗急跳墻的準備。我們雖然不欺負別人,但是,任何人也休想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