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燦燦的太陽躍然海面,陽光下照射的是碧藍色的 “海天相連”,海洋的深處隱約呈現著五顏六色的珊瑚礁,來來往往的鸚鵡魚讓你面前眼花繚亂,你是否也為這些大自然賦予的顏色而沉醉?
現在,法國生物技術初創公司 PILI.Bio(以下簡稱 “PILI”)就被這些色彩而打動。
PILI 成立于 2015 年,總部位于法國巴黎,其主要技術是利用改造的微生物酶將可再生資源(稻草、油、糖蜜)轉化為生產紡織用的染料,可幫助紡織、塑料、油漆和油墨等需要染色的行業擺脫對石油和有害化學品的依賴。
成立至今,該公司已經完成五輪融資,共計 1000 多萬歐元。最新的一筆融資于 2021 年 3 月完成,融資金額達 400 萬歐元,該資金計劃擴大生物基顏料的生產,并在工業墨水和油漆配方中進行測試。該輪融資由 PILI 的歷史投資者 SSV、ELaia 等資助。
(來源:crunchbase)
光鮮背后的污染
時裝行業的染色過程是能源密集和水密集的,PILI 聯合創始人兼科學總監 Guillaume Boissonnat 曾公開表示,1 噸染料的生產需要使用近 1000 立方米的水、100 噸重石油化合物、以及 10 噸有毒和腐蝕性的化學品,以及至少 100 兆焦耳的能源。
聯合創始人兼創意總監 Marie Sarah Adenis 表示,人們一直在批判石油產品,但是問題是未能找出規模化替代石油的方法。
其實早在 2012 年,Adenis 就已經和合成生物學家 Thomas Landrain 開始嘗試利用微生物生產染料,并進行了小規模的測試,也曾在巴黎歌劇院等藝術圣地向公眾路演。
2015 年,Adenis 認為可以將這一項目提升到企業和工業層面,于是 PILI 就誕生了。
圖 | 用 PILI 的生物染料生產的顏色樣本(來源:PILI)
長期以來,外國環保署一直在監控染料和顏料行業的某些廢物,根據特定的閾值將其中一些列為有害物質。使用偶氮、三芳基甲烷和蒽醌染料的染料毒性極大。在沒有水處理技術的國家,水溶性染料容易從衣服中滲出,污染水源。
PILI 剔除了傳統行業中用于染料的化學品,例如甲醛和重金屬。該公司通過基因編輯微生物合成特定功能的酶,在生物反應器中,這些微生物可將碳源轉化為指定的染料或者色素分子,然后經過提取和純化即可獲得商業化染料成品。
首席執行官 Jérémie Blache 說:“使用我們的生物染料制成的產品可以減少水和能源的使用,并消除目前生產顏色時使用的有毒化學品和化石資源,從而大幅減少紡織化學對環境的影響。”
微生物制造的彩虹
PILI 表示,首批產品預計在 2-3 年內推向市場,在此之前的主要工作還是降低生產成本和擴大工藝規模。
此外,像 Colorifix、Tinctorium 等合成生物學公司也都在進行生物基染料的嘗試。
PILI 表示其產品可以與當前的染料基礎設施和工藝兼容,現階段只專注于紡織品應用,希望徹底改變紡織業,減少其對合成染料的依賴以及染色設施產生的大量水污染。
今年 5 月,PILI 獲得 “ French Recovery Plan” 的桂冠,該項目計劃在《巴黎協定》的框架下重新開始工業復蘇,類似于 PILI 這樣的生物技術公司正是其理想選擇。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能夠用微生物生產的染料種類是有限的,石油基染料工藝成熟、性能好、價格低,仍然占據優勢。
盡管生物基染料的價格可能會高于石油基染料,但合成生物學大牛、韓國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師 Sang Yup Lee 則認為,消費者愿意為天然著色劑支付更多費用。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無論是醫藥、食品還是衣物,安全和健康都是人們更高的追求。
Lee 也在進行生物基染料的研究,其團隊在 Advanced Science 上發表論文稱,改造了一種常見的細菌,可以生產用于食品、服裝、化妝品等領域的染料。文章還首次詳細說明了綠色和海軍藍兩種顏色的自然產生方式。此外,他還計劃利用大腸桿菌制造七種顏色的天然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