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人在云南省昆明市幾家醫院的產科、兒科采訪發現,20位媽媽或準媽媽中,選擇純母乳喂養的僅占20%;部分媽媽反饋,會在寶寶4個月起添加配方奶粉——
為什么“約三分之二的孩子未充分享受到母乳喂養益處”?
閱讀提示
母乳是嬰兒的黃金食品,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嬰兒患病風險,且有利于產婦身體健康。但近20年來,我國母乳喂養率一直在下降,很多媽媽重返職場后就很難具備繼續母乳喂養的條件。要提高母乳喂養率,還需多方支持。
今年8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母乳喂養周。《工人日報》發文人在云南省昆明市幾家醫院的產科、兒科采訪發現,20位媽媽或準媽媽中,選擇給寶寶在0到6個月純母乳喂養的人僅占20%。部分媽媽反饋,會在寶寶頭3個月純母乳喂養,第4個月起添加配方奶粉等。
我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賴建強說,母乳是兒童出生后最佳的營養來源,母乳喂養使母親和嬰兒都受益,嬰兒出生后應堅持6個月純母乳喂養。數據顯示,全國約三分之二的孩子沒有充分享受到母乳喂養的益處。
母乳喂養好處多,但比例低,這是為什么?
因乳腺發育等原因不能母乳喂養的僅占5%
新手媽媽何女士是一位堅定的母乳喂養支持者。她對發文人說:“哺乳初期就經歷了生理性漲奶,乳房硬得像石頭,我也挺過來了。母乳喂養能增進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而且親喂成功之后有一種成就感,作為媽媽,被需要的感覺非常強烈?!?/p>
昆明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生楊淑媛告訴發文人,對于新生兒來說,母乳是嬰兒最安全、最完整、無公害、綠色環保的純天然食物,已經發現母乳中的有益物質超過400種,她含有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和抗體,是嬰兒的黃金食品。
“母乳喂養經濟實惠、安全便捷,是媽媽能夠給予寶寶最安全的‘糧倉’。母乳喂養不僅能增強嬰兒抵抗力,而且有利于產婦身體恢復,減少乳腺癌的發生?!睏钍珂陆榻B,大約95%的媽媽是可以實現純母乳喂養的,只有5%左右的媽媽因為乳腺發育或激素等原因無法實現母乳喂養。
有的職場媽媽只能“在衛生間擠奶”
“為了讓寶寶吃上奶,我經歷了開奶之難、少奶之愁、堵奶之痛、背奶之窘、夜奶之崩?!焙⒆?個月大的鐘穎道出了自己母乳喂養的艱難,“寶寶吞咽能力還不夠強,親喂時經常嗆奶、哭鬧,如果要外出,專門用來哺乳的地方也很少。”
鐘穎休完產假后準備背奶上班,但公司沒有設置母嬰室,要去洗手間吸奶?!拔腋鼡墓ぷ骱臀虝r間產生沖突,遇到會議或緊急任務時,根本走不開,吸奶頻繁了怕老板有意見,不勤吸又怕回奶?!?/p>
發文人了解到,大部分沒有成功堅持母乳喂養的媽媽,在前期階段其實具備很好的喂養基礎。但從產假結束、恢復工作后,問題就不斷涌現。忙碌的工作讓職場媽媽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寶寶,無法親喂孩子,乳腺得不到應有的刺激,產奶量隨之降低。而很多原本堅定的媽媽則因為沒有吸奶室、吸奶耽誤工作等壓力,不得不放棄母乳喂養。
發文人詢問了身邊15位有過或正在“背奶”的媽媽,她們都是白天上班前或在上班時間,通過吸奶器將母乳吸出,存入冰包。其中,僅有2人所在的單位有哺乳室,有7人需要利用辦公室、儲藏間或者會議室等臨時場所擠奶,有1位則只能在衛生間擠奶。
大多數職場媽媽的產假只有4個月,產假結束后就需要“背奶”,而職場環境卻未必能提供相應的隱私環境。有些女性乳汁分泌較為充裕,會在自己無法預料和控制的情況下弄濕衣服,使得離開家門的活動都變得不方便。
《我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顯示,我國城市總共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有2643間。在已配備母嬰室的城市中,只有7座城市擁有超過100間母嬰室,二線及以下級別城市母嬰室數量平均不足10間。
另有統計顯示,北京是全國擁有母嬰室最多的城市,但90%都在商場、機場、地鐵站等人流量較多的公共區域。
配方奶粉銷售量在逐年增長
近20年來,我國母乳喂養率一直在下降,全國6個月純母乳喂養率僅約30%,低于國家設定的50%的目標。同時,我國的配方奶粉銷售量在逐年增長。
云南婦女兒童醫院產科醫生張蕙蘭說,新生兒因為胃容量小,往往每隔一小時左右就需要喂哺,新生兒是“按需喂養”,會造成母乳親喂的產婦嚴重睡眠不足;就算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哺乳時間可以逐漸拉長,依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會影響產婦的休息,尤其是無法得到完整的夜間睡眠,對精神和身體都是負擔。
同時,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過度營銷活動,也對一些媽媽們產生了影響。
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何湘萍表示,首先是職場媽媽需要堅定母乳喂養的信念。其次是需要工作單位和社會對母乳喂養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制定工作場所支持母乳喂養的政策;對員工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培訓;設立母嬰室;允許哺乳期女職工有彈性工作時間,方便她們在上班期間擠出母乳;給哺乳期的女職工更多工作方式的選擇。更為重要的是相關法律法規要對工作單位支持母乳喂養提出相應的規范和要求,并輔之以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勵。但是否進行母乳喂養、用什么方式進行母乳喂養,畢竟還是女性本人承擔最多,因此也應在充分科普教育和引導的基礎上,對女性的選擇予以理解和支持。(發文人 黃榆)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