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陳俊杰
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青島雙星(000599,SZ),今年上半年雖同比大幅減虧,但在原材料、運費等同時上漲的因素下,仍未走出虧損的泥潭。
8月27日盤后,青島雙星發布的2021年中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8億元,同比增長12.47%,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方面,雖然虧損大幅收窄,但仍虧損2168.89萬元。
對于上半年的業績,青島雙星解釋稱:受原材料快速上漲、人民幣匯率上漲、出口運費暴漲和車載芯片短缺影響車輛生產導致配套銷量減少,公司成本費用增加。
山東另一家輪胎上市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輪胎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鋼、天然橡膠、炭黑等大宗商品都在持續上漲,進入2021年還是一路上漲,這直接吞噬了輪胎企業的利潤。
在青島雙星半年報發布前一天,玲瓏輪胎也公布了其半年業績,并在中報里提到:從2020年三季度起輪胎主要原材料如天然膠、炭黑、簾子布等開始漲價,進入2021年還是一路上漲,天然橡膠一季度時最高漲至1812美元/噸,雖然到6月底有所回調,價格仍為1700美元/噸左右,炭黑、簾子布等更是翻倍漲價,輪胎主要原材料采購成本1-6月同比增幅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憑借著輪胎主業,青島雙星在業內也有著不錯的排名。2020年9月份,美國《輪胎商業》(Tire Business)發布《2020全球輪胎報告》,統計出“2020年度全球輪胎企業75強排行榜”,雙星輪胎以9.28億美元的銷售額(2019年),位居榜單的31位。
從中報披露信息來看,青島雙星目前已具備載重全鋼子午胎、乘用半鋼子午胎等各種輪胎的研發及生產能力,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并遠銷歐美、非洲、東南亞、中東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經歷去年上半年疫情沖擊后,全球輪胎市場需求于2020年下半年已經回暖。包括玲瓏輪胎(601966,SH)、三角輪胎(601163,SH)等同屬山東的同行業上市公司,也于本周披露了半年報業績,這些公司的業績雖同比出現下滑,但均能夠保持不錯的盈利水準。
相比榜單上的其他同行,賺錢能力存在差距的原因,在于青島雙星海外基地的缺失。方正證券的報告顯示,近年來,以玲瓏輪胎為代表的中國主流輪胎企業,通過加快海外建廠,快速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玲瓏輪胎、賽輪輪胎(601058,SH)、中策橡膠等企業,海外工廠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持續快速增長。以2018年為例,玲瓏輪胎、賽輪輪胎、中策橡膠的海外工廠營收占比均小于25%。但是凈利潤占比卻均達到50%以上。
對此,青島雙星方面曾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在國外缺乏生產基地,也是業績上與同行存在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加速推進海外生產基地布局,將是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在2021年半年報中,青島雙星也提到了其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優化和調整市場結構,打造高質量發展能力,同時加速海外新戰略實施,實現快速發展,盡快成為美好出行方案專業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