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傳奇#
農(nóng)歷2月15日即將來臨,這一天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有三大節(jié)日并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可能要問:具體是哪三大節(jié)日呢?分別是百花生日、老子誕辰和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一、花神節(jié)
百花生日,通常稱之為 “花朝節(jié)” 或 “花神節(jié)”,也叫撲蝶會、摘菜節(jié)、百花節(jié)、品花節(jié)或者花朝等等
據(jù)《夢梁錄.二月望》記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jié)…,百花爭放之時,最堪游賞”。這是過去人民最富有詩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二月十五花朝節(jié)與八月十五的中秋齊名,素有“花朝”與“月夕”的美譽。
這一天,民俗活動比較多,踏春游玩,不亦樂乎;“剪五色花”粘貼在樹上,意為“賞紅”,也叫“護身符”;還有挑野菜以上、挖野菜;節(jié)日少不了特有美食,吃百花糕。
當然,古代中國,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神靈,自然少不了花神。據(jù)說有兩位花神,分別是女夷和花姑。后來,人們根據(jù)時令花卉,選出了12月花神。一到花神生日,人們自然祭拜花神,祈求幸福美滿,國泰民安。
二、老子誕辰
老子,大家比較熟悉,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非常有名的著作《道德經(jīng)》,家喻戶曉,中外名揚。
農(nóng)歷二月十五,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老子的誕辰。在唐朝時,稱為“玄元節(jié)”或“降圣節(jié)”。而在宋朝時,稱為“貞元節(jié)”或“真元節(jié)”,都是為了紀念老子誕辰之日。
據(jù)記載:“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道教出現(xiàn)后,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位列神仙。道教尊奉老子為道祖,是位尊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深受民間崇拜和愛戴,并進行祭拜。
其著作《道德經(jīng)》,包含了天地、宇宙、人身的大智慧。他無始無終,生天生地,為教化我等眾生降圣成凡,世號老子,受到道家的崇奉,也受到民間享祀。
三、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農(nóng)歷二月十五,釋迦牟尼佛涅槃日,簡稱佛涅槃日。即紀念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的佛教節(jié)日,又稱佛滅日、大惡日。
釋迦牟尼佛,佛教的創(chuàng)立者,釋迦族人,為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太子,父名凈飯,母名摩耶,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說法四十余年,談經(jīng)三百余會,度人無數(shù),世壽八十歲。
在農(nóng)歷二月十五,因背疾復發(fā),自知將謝世,便來到河邊,在兩棵婆樹間,弟子敷好床座,釋迦牟尼佛側(cè)臥于床,進入“涅槃”,示現(xiàn)滅度。
佛陀教導: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逢此殊勝日請盡力行善,吃素放生,持咒誦經(jīng)等,祈愿人們幸福安康,世界永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