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雖然A股休市,但全球多數市場正常開市,從漲跌的情況來看,并不樂觀。我國恒生指數9月20日大跌3.3%。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均有明顯下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78%,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19%,標普500指數大跌1.7%,歐洲股市也是普跌的狀態,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0.85%,德國DAX指數下跌2.34%,斯托克50指數下跌2.09%,法CAC40指數下跌1.74%。而在9月17日,全球市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全球股市震蕩大跌,對A股影響幾何呢,A股9月22日開市會出現大跌嗎?關于這些問題,我們還是一點一點來看:
1、全球資本對美聯儲9月23日議息,持謹慎態度。美聯儲將在9月24日進行利率會議,而這次議息,全世界的資本都會聚焦于此,美聯儲到底會不會宣布“縮表”,到底關于“縮表”討論了多少內容。如果過于偏鷹派,將對資本市場造成消極影響。蕞近幾個交易日,全球股市弱勢大跌,與臨近美聯儲的這次議息會議,有著直接關系。并且,不管這次美聯儲宣不宣布,對未來都有著影響。
2、A股短線拋壓仍舊較重。滬指9月10日至9月14日突破3731高點位置失敗,蕞高到3723點,之后便一路下跌,說明3700點位置有著明顯的拋壓,一方面是自3312低點位置上漲以來的獲利了結盤,另一方面是由于行情松動出現的猶豫盤,還有一方面是3731高點位置的壓力,蕞后一方面是多方開始不愿意推高。A股短線的拋壓還是比較重。
3、周期股帶動滬指維穩的行情,或存在不確定性。中秋節假日期間,國際黃金價格表現平平,沒有大漲也沒有大跌;原油價格出現了回調,雖然沒有大跌,但卻出現了連續下跌的情況;金屬銅的價格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跌。從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表現來看,并不理想,A股9月22日開盤后,周期股或對股指形成一定的消極反應。
9月第3周,A股上證指數周下跌2.41%,深證成指周下跌2.79%,創業板指周下跌1.2%,兩市周成交71526億,這周兩市1268只個股收漲,3205只個股收跌。成交額較上周縮減,三大股指有著明顯下跌,由原先的“滬強深弱”逐漸變為“創強主弱”,并且兩市個股下跌數量居多,說明A股這周承壓明顯,上方有強嚴重的短線獲利了結的拋壓盤,也有3700點位置的壓力,市場猶豫不決開始謹慎的籌碼驟增。上周五,由周期股強勢演變為創業板強勢,或有板塊切換的苗頭。
行業板塊方面,上周上漲的僅8個,下跌的有58個。概念板塊方面,上周上漲的有38個,下跌的有243個,其中,磷化工、PVDF概念、環氧丙烷、氟化工概念、草甘膦等概念漲幅居前,特鋼、中船系、航空發動機、物業管理、租售同權等概念跌幅居前。北向資金方面,隨著A股出現調整,上周也出現了流入趨緩的情況,周凈流入74.69億元,遠低于上周的353億元,一方面說明行情有著攪動,另一方面說明北向資金也有謹慎的情況。
至于9月22日A股開盤后會怎么走,會不會大跌,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周三A股低開是大概率事件,畢竟全球股市均有著大跌的情況,A股也不會獨善其身,就看低開的幅度了,如果低開幅度過大,全天走平或反抽的行情,如果低開幅度不大,且全球股市仍舊呈現大跌,“跳水”的概率則更大。
如今,對A股來說,猜短線行情是沒有意義的,在短線波動中投機,失敗率也是很高的。中秋節過后,9月23日美聯儲將拉開議息的大幕,雖然市場普遍預測將不會宣布“縮表”,但誰又敢肯定呢,到時候若是出現“黑天鵝”,勢必對資本市場有著極大的沖擊。并且,就算9月份這次美聯儲不宣布“縮表”,那之后還有11月、12月份的議息,年內宣布“縮表”的概率,幾乎被市場認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美國美聯儲宣布“縮表”,歐洲、日本、韓國等經濟體,大概率也會跟上,這對資本市場是存在攪動的。不但如此,A股短線獲利了結盤,短線技術面,重要位置的壓力,市場存在的其他風險,都可能造成短線的波動。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與其在短線風險中博弈,真的不如老老實實的與價值為伴。
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薦,所聊到的股票不構成任何推薦,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看完點贊,股票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