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論壇)2021中關村論壇“健康”主題平行論壇將分享全球抗疫經驗
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陳杭)2021中關村論壇將于9月24日至28日在京舉辦,“健康”是論壇三大主題之一。期間將圍繞生命健康科學研究、抗疫合作、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等議題,舉辦傳染病防治生物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論壇、第二屆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智慧醫療創新論壇等多場“健康”主題平行論壇。
共推全球抗疫合作
2021中關村論壇期間,科技部、中科院、北京市將聯合主辦“第二屆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圍繞全球新冠疫苗研發概況、各條技術路線新冠疫苗研發進展、新冠疫苗研發關鍵共性技術、新冠疫苗免疫接種策略、新冠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及應對、病毒變異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等進行深度探討。
為推動國際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助力中外可能及團隊建立合作關系,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美國)、科技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華夏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也將在論壇期間聯合主辦“傳染病防治生物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論壇”,以深入探討全球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合作、疫苗和藥物研發國際協作兩大議題。
據悉,論壇將邀請相關國際組織、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等代表圍繞“傳染病防治生物醫藥國際科技合作”主題開展跨界對話,旨在促進中外傳染病防治領域生物醫藥科技合作和創新,探索建立以科技合作為紐帶的全球健康治理傳染病領域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外可能學者交流平臺。
在這些平行論壇上,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夏寧邵的“基于新佐劑的重組新冠疫苗研究”、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美國)疫苗研發與監管部門副主任大衛·羅賓遜的“針對大流行疾病疫苗的全球制造技術創新”等報告,將就醫藥健康前沿技術創新展開交流。
共筑科技“抗疫”利劍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北京市推出國內第一個上市的抗原檢測試劑、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中和抗體藥,目前已有4支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5個團隊的中和抗體藥獲批臨床,兩項滅活疫苗在全球100多個China獲批上市或緊急使用,累計向全球供應疫苗34億劑,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2021中關村論壇上,國藥中生董事長楊曉明的“發揮創新優勢,護衛人類健康”、華夏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彭華的“新一代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的設計與研發”、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秦成峰的“國產新冠病毒mRNA疫苗研究進展”等報告,將展示在京科研單位在科技“抗疫”中的成效與新進展。
帶動健康服務數字化
近年來,醫療服務的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簡單的看病問診發展成為智慧健康管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賦能效應日益凸顯,以AI技術為主的生物創新藥研發公司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在線問診、在線開方、線上結算到藥品配送等,整個互聯網醫療生態圈逐漸走向閉環。
2021中關村論壇期間,以“智慧醫療發展前景與展望”為主題的智慧醫療創新平行論壇,將圍繞智慧醫療創新發展暨國際合作進行深入探討,以推動“兩區”建設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為契機,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支撐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作用,展望智慧醫療發展前景,數字賦能健康北京建設。
近年來,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蓬勃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設施和解決方案與健康醫療場景加快融合,智慧醫療成為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就醫體驗、改善醫療服務的新路徑。
在2021中關村論壇智慧醫療創新平行論壇上,來自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京東健康等單位的代表,也將分享智慧醫療創新發展經驗,共促技術和產業更好落地成長。(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