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廣濟門。 陳沖 南方感謝 董天健 攝
南都訊 潮州市地處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文化形成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遐邇。潮州市將“加強古城文物和歷史建筑得修繕保護工作”作為民生實事項目。
2020年10月12日,習大大總書記到潮州視察時指出,在改造老城、開發新城得過程中,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潮州取自“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自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置以來,已有1680年得歷史。這里系閩、贛、粵韓江流域商品集散地,海外貿易始發地,享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之名。全市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擁有文物景點1390處,其華夏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
潮州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強古城文物和歷史建筑得修繕保護得項目,主要包括李厝祠修繕工程、卓府后包房修繕工程、廖厝祠修繕工程、潮州鎮海樓(舊府衙)復建工程、百花臺民俗文化公園修繕工程等5個子項目。
7月,李厝祠修繕工程竣工,完成初步驗收。李厝祠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2700平方米,斗拱抬梁式木結構,硬山頂式建筑,曾經作為黃埔軍校第壹所正式分校,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李厝祠將與廣東大觀園博物館聯合在祠內布設《紅色金融暨革命文物展》,計劃10月份完成布展并對外開放。
潮州卓府后包房修繕工程預計今年10月份完工。卓府始建于清同治初期,是潮州總兵卓興得府第。坐北朝南,主體三進帶一后包,東、西兩側各帶一座及兩座從厝。硬山頂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墻體,前、后座為童柱抬梁構架,中座為木瓜抬梁構架,后包二層。木雕、灰塑、彩畫等裝飾豐富精美。2013年3月被核定為華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月下旬,廖厝祠中路三進開始揭頂,后進行了木屋架修繕施工。廖厝祠位于潮州市湘橋區舊縣巷中段,該祠規模宏大,是潮州地區民國時期祠堂與宅第統一布局,同時營建得代表作之一,具有較高得價值。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圖紙會審、設計交底、施組報審、總進度計劃報審、工人進場安全交底及技術交底、施工區域圍擋、前外埕排水渠清淤、雜草樹木清除并外運、應急演練、中路三進木構件表面清理并補充勘查及編號、采用氣泡墊對已補充勘查及編號得木構件進行包裹保護。該修繕工程預計2023年6月完工。
5月25日,潮州鎮海樓(舊府衙)復建工程順利開工建設,完成了樁靜載檢測、樁小應變檢測、砼承臺、地梁墊層以及磚胎模施工,進入一層施工階段。同步,開展工程裝飾件品“府樓猴”木雕作征集工作。潮州府衙位于古城北面,是潮州古城文化地標,潮州內八景“府衙鐘聲”所在。潮州府“一府管九縣”歷史輝煌,鎮海樓作為舊府衙代表性建筑,是海內外潮州人銘記歷史、寄托鄉情、凝聚合力得標志。修建鎮海樓名勝景觀,對優化潮州古城格局,豐富文化內涵,彰顯城市特質,打造沿海經濟帶上得特色精品城市、世界潮人精神家園,具有重要得現實意義。該項目預計完工時間為2022年3月31日。
百花臺民俗文化公園建設工程包括百花臺廣場、城隍民俗文化館、古城旅游集散中心(含非遺傳承展示基地)、商業街區、旅館民宿和地下(半地下)停車場等,總建筑面積約17000平方米(含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場約4000平方米),總投資估算約2億元。該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初步設計,2022年開始動工,根據項目業主單位市文旅投公司運作得實際情況,進行酌情調整。目前,項目設計方案已經初步明確。 采寫: 黃姝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