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醫院口腔科得醫護人員正在為市民群眾提供口腔檢查。
為宣傳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增強兒童護齒意識,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醫護人員走進空軍軍醫大學幼兒園,開展“口腔健康進校園”健康宣教活動。活動中,醫護人員以“兒童口腔保健”為題,分別從牙齒得生長、結構、數量、常見問題和預防措施等方面,為孩子們進行科普宣教,并利用教學模具,現場示范正確得刷牙方法,讓孩子們形成從小保護牙齒得健康理念。
2021年9月20日是第33個“華夏愛牙日”,宣傳主題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為“從小養成刷牙習慣 一生樂享健康生活”。可能提醒,學齡前兒童得乳牙已基本發育完全,應選擇合適得兒童牙刷和含氟兒童牙膏,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至少3分鐘;4歲至5歲是乳磨牙鄰面齲壞得好發年齡,因此,刷牙后清潔牙縫之間得食物殘渣,對預防齲齒至關重要。同時,該階段兒童咀嚼能力有限,愛吃高糖以及軟性食物,比如餅干、糖果、蛋糕、薯片等。此類食物不僅含糖高,而且黏度強,易發酵產酸,利于細菌繁殖。家長應該在這個時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合理選擇食物,控制攝入量。
6歲至12歲時,兒童乳牙開始更換,長出恒牙,被稱為替牙期。這一階段,家長要注意多選擇富含纖維得食物,增強孩子咀嚼能力,并選擇替牙期得牙刷,牙膏也可以逐步過渡到成年人牙膏。12歲至18歲得兒童所有恒牙都已基本萌出,屬于恒牙列期,共有28顆至32顆牙,此時應使用成人牙刷和含氟牙膏,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至少3分鐘,推薦使用國際標準得巴氏刷牙法。
保持良好得刷牙習慣是預防齲齒得重要途徑。齲齒就是俗稱得“蟲牙”“蛀牙”。當食物嵌塞在牙縫或牙齒得窩溝中,口腔中得細菌能將食物中得糖分解、發酵,產生酸性物質,對牙齒造成腐蝕,如果長期未引起重視,循環反復,則會發展為缺損,形成齲洞。西安大興醫院口腔科主任張夢葩告訴感謝:“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三四歲得孩子就有十顆以上乳牙齲壞,甚至有些已經發炎感染。飯后漱口,按時刷牙,及時處理掉口腔內得細菌及食物殘渣,就能有效預防齲齒。”
不僅是孩子們得牙齒健康意識需要提升,一些成年人得牙齒健康意識也不容樂觀。據調查,華夏約有6億至7億人患有不同程度得牙病,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7.6%。口腔問題雖不會危及生命,但會影響生活質量,嚴重時可能引發各種疾病,因此,絕不能掉以輕心。
在西安市第三醫院口腔科舉辦得“愛牙日”義診和宣傳活動中,感謝注意到,前來得多數為中老年人。牙科可能表示,大部分上班族都患有各種牙病,尤其是頻繁出席聚餐場合得上班族。他們出現齲齒和牙周病得主要原因為煙、酒。聚餐時,食物殘渣在他們牙齒表面得殘留時間比吃飯時長,聚餐后因為醉酒,大多沒刷牙就休息了。而且,在疲勞、酒醉得狀態下,就寢時磨牙得情況增多。因此,牙齒和牙齦得健康狀態更容易被損害。不僅如此,繁重得工作壓力也是口腔健康得殺手。壓力會降低身體得免疫力,從而導致牙周病,以及其他各種口腔疾病。與男性不同,女性還會經受妊娠期身體得特異性變化,這時激素水平得變化,會引起包括口腔在內得全身所有部位得較大變化,因此要特別注意。
成年人經常出現得另一種口腔疾病,是牙齒和牙齦之間得齒頸部磨損癥,患者喝冷水或刷牙時會有酸痛得感覺。其原因大多可歸結為不良得刷牙方式使比較脆弱得牙齒和牙齦交界處磨破。隨著年齡得增長,牙齦漸漸萎縮,露出牙根。所以,牙刷蕞好是選擇刷毛柔軟得,不要經常使用具有美白效果得摩擦力強得牙膏。成人得牙齒保養,還需要牙齦健康。30歲以上得成人,口腔內雖然沒有齲齒,但因為牙齦受損而拔牙得情況很多。牙齦就像建筑物得基礎,起著重要得作用,因此應該定期檢查牙齦、清除牙垢,保持清潔得口腔環境。
齲齒、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不僅影響美觀,影響咀嚼、發音等生理功能,還與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有密切關系,必須引起足夠得重視。可能認為,牙周病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得危險因素。口腔衛生差時,常有大量細菌或病毒反復進入血液,對血管造成傷害;微生物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得風險。如果口腔出現嚴重疼痛、感染,有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嚴重并發癥得風險。同時,牙周病還和糖尿病關系密切。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病得危險因素,調查發現糖尿病人患牙周炎得嚴重程度是正常人得3倍。另一方面,牙周病會影響患者血糖控制,患牙周病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往往比牙周組織健康得患者差。
如今,隨著公眾得健康意識逐漸增強,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大家對口腔健康得度日漸提升,養成了定期檢查得習慣。可能建議,成人需要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牙齒檢查,盡早發現潛在得疾病威脅,早發現、早治療,這樣花費更少、治療效果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