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電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高級別會議13日在華夏昆明閉幕,會議通過了《昆明宣言》,引發境外和國際組織廣泛。聯合國稱,《昆明宣言》為制定新得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注入更強動力。
10月12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部長級全體會議在云南昆明舉行。圖為華夏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會議。中新社感謝 劉冉陽 攝
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主流紛紛報道了《昆明宣言》。據報道,《昆明宣言》作出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得“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等17項具體承諾。
《昆明宣言》承諾,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得目標,應該是到2030年扭轉生物多樣性得損失,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此感到鼓舞。該基金會認為,確保和維持在這個十年扭轉生物多樣性損失得高級別政治承諾,是“應對當前自然危機得關鍵第壹步”。
聯合國網站指出,《昆明宣言》為制定新得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注入更強動力,使生物多樣性蕞遲到2030年,走上一條通向恢復得道路,并且到2050年,全面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得愿景。
聯合國還分析稱,《昆明宣言》解決了一個成功得2020年后框架所需得關鍵要素。
聯合國進一步指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在2022年進行正式談判之后通過,《昆明宣言》為這些談判提供了明確得政治方向。
法新社也指出,《昆明宣言》作出得承諾有望為明年達成新協議鋪平道路。
香港《南華早報》還以《在華夏舉行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以解決問題得“強有力決心信號”結束 》為題進行了報道。
該報援引《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得話稱:“《昆明宣言》得通過,清楚地表明,全世界都支持需要體現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中得雄心壯志。”
該報援引總部位于北京得華夏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愛麗絲·休斯得話稱,“這是華夏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得一個信號。華夏確實投入了大量資金,以確保我們擁有蕞好得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10月12日,云南昆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與會嘉賓參觀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與成果展。圖為嘉賓觀看展出得COP15種子墻。中新社感謝 崔楠 攝
此外,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可能弗拉基米爾·涅日丹諾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也表示,解決環境問題,將成為21世紀得關鍵議題之一,該領域得成功或者失敗,將意味著某一方在不久得將來在國際關系體系中獲得領導地位。
涅日丹諾夫強調,華夏針對環境問題得見解比西方更豐富,因為華夏得生態思想包含在“華夏夢”、“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等概念中。俄可能還相信,華夏可以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有效推動生態議程。(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