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治理形勢日趨緊迫,數字經濟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復蘇得新引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必然選擇。數字經濟得賦能與綠色轉型得引領,為全球紡織產業尋求未來商業形態進化和經濟發展模式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昨天,第四屆世界布商大會在浙江紹興柯橋舉行。全球紡織業界人士于線上及線下共聚一堂,以“布”為媒,圍繞“數字賦能·綠色共生”主題,共話數字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探尋產業與環境和諧共生得可行路徑。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284億,居華夏首位;實現紡織品服裝出口額4912億元人民幣,居華夏第壹。全省擁有化纖、柯橋紡織、桐鄉尼龍長絲等三個超過500億以上得產業集群,建設級別高一點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12個,這些都居華夏首位。“在全球經濟復蘇不斷向好得趨勢下,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今年世界布商大會被列入浙江省‘一帶一路’十四五規劃重大交流活動。大會得舉辦進一步凝聚了全球紡織行業得共識,為打造數字賦能得經濟新高地、構建綠色低碳循環得產業體系、構筑華夏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世界紡織得創新變革與交流合作營造了廣闊得空間。”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從玖表示,“十四五”期間,浙江省將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以數字化改革和“雙碳”戰略為牽引,著力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紡織產業得深度融合,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得三鏈協同,實現高端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全力打造世界級現代紡織先進制造業集群。
會上,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華夏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發表《“數字賦能·綠色共生”—百年變局下,全球紡織產業發展新方向》主旨演講。他指出,全球紡織價值鏈正發生深刻變革,世界加快進入以數字與綠色為核心得新文明時代。華夏紡織服裝產業表現出強大得韌性與活力,在推動共同富裕和開放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華夏紡織服裝行業要強化科技創新,形成新得發展動能;注重內容轉化,形成新得價值;專注細分市場,構建更具延展性得市場體系;發展集群經濟,打造協同高效得產業生態;加快綠色轉型,推動產業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孫瑞哲表示,強化合作,打造更加完善得創新體系、更高質量得制造體系、更加融通得市場體系、更負責任得生態體系將是共創全球紡織服裝產業未來得重要路徑。
在主題論壇上,華夏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純在《華夏紡織產業破局—數字化賦能》演講中表示,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是大勢所趨,是產業得賦能之路、必由之路。他表示,目前,華夏紡織產業設計能力較弱、效率較低,供應鏈無法根據市場情況快速調整,渠道模式冗余,市場反應較慢等諸多問題。而數字化賦能模型可以利用大數據實現“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轉變,加快推動紡織產業鏈數據資源整合,打造數字化生產線,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促進提質增效。企業如果能夠數字化轉型成功,必將獲得非常強得市場競爭力。
華夏、法國、巴西、印度、越南……會上,2021世界布商“互聯共生可持續發展”視頻發布, 60多個China和地區得行業代表圍繞會議主題為產業得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智慧分享……國際嘉賓代表從綠色轉型、數字升級、國際合作等方面把脈建言,共同描繪了全球紡織產業融合發展得未來。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大會在做好疫情常態防控得基礎之上,實行“線上+線下”得雙會場模式,線上通過大會自己面向全球進行了同步。主題大會從數字化轉型、綠色可持續、產業共同體、金融服務、推進共同富裕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探討百年變局下全球紡織產業發展得新方向。會上還舉行了2021世界布商“互聯共生可持續發展”視頻發布、“中意未來時尚創新中心”揭牌儀式、“30·60”華夏紡織服裝碳中和加速行動發布儀式等活動。
:劉海波
感謝: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