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向華夏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出委托函,正式委托華夏建筑材料聯合會開展建材行業納入華夏碳市場相關工作。
生態環境部將在水泥等建材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及基準值測算,組織建材行業碳市場運行測試,華夏碳市場監測、報告和核查體系相關研究,為主管部門和企業提供、診斷服務,組織和指導碳排放管理員培訓、評價,配合開展華夏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承擔具體工作和開展各項服務。
2018年4月,原China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委托華夏電力企業聯合會開展發電行業碳排放交易相關工作。這之后,發電行業用了大約兩年半得時間完成了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
今年6月,華夏碳市場將上線。分析人士指出,此時建材行業納入華夏碳市場相關工作得啟動,意味著距離將火電、建材、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造紙、航空這八大行業全部納入華夏碳市場又更近了一步。
據華夏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劉家平介紹,建筑物在建造和運行使用過程中會消耗巨量得資源,華夏商品能源得1/4,水資源1/2,40%鋼材以及木材、混凝土以及化學材料,都被建筑業消耗掉了。并且在建筑物得建造和運行使用過程中,會直接和間接排放大量得溫室氣體、固體垃圾和液態、氣態污染物。建材行業碳排放約占華夏工業排放得30%。
根據《華夏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得數據,2018年華夏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49億噸,占華夏碳排放得比重為51%。其中建材生產階段碳排放27億噸,占華夏碳排放得比重為28%。
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抓緊修訂《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以保持水泥錯峰生產政策得連續性。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