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小新聞
大小新聞客戶端10月30日訊(芝罘融媒實習感謝 高潔 通訊員 叢楠棋 報道)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區農業農村局堅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按照“打頭陣、當先鋒、上層次”得要求,精準精細補短板、抓落實、提質效,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重點領域突破提升,答好為民服務得“民生卷”。
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障百姓“飯碗里安全”。建立質量安全閉環,增強對農產品農藥、化肥降量使用得監管檢查力度,與農業投入品經營戶簽訂責任書33份,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閉環管控系統。投入41.8萬元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和信息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查詢機、掃碼、手機APP掃碼查詢到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得各環節,實現從環境監測、質量檢測、流通銷售等全流程閉環管控。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追溯平臺得應用率,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營養成分、元素組成等更多詳細信息得獲取度,真正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得“連心橋”和“放心臺”。
強化居級“三資”監管,給百姓交一本“明白賬”。健全“三資”管理制度,搭建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將全區集體經濟組織賬務信息全部納入三資平臺監管,實現財務軟件系統和“網上銀行”系統在線直聯,實行“一居一賬戶”內網信息共享和賬戶之間結算,有效控制非生產、非經營性支出。同時,為每一個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對應得,由街道監督張貼在集體經濟組織辦事大廳和宣傳欄上,只要居民拿起手機打開掃碼功能,對著這個一掃,在手機上就可以查詢到本集體經濟組織得財務收支信息及資產、資源情況,實現財務公開從“墻上”到“手上”,真正做到隨時隨地接受群眾得監督。
強化城郊人居環境整治,增強百姓幸福感。結合實際制定《芝罘區城郊社區及公路鐵路沿線環境整治標準及責任分工》,將尚未啟動安置房建設得居民區、已啟動安置房建設但原村莊尚未完成拆遷得居民區、公路鐵路沿線居民區以及涉農街道其他平房區域等納入檢查評估范圍,重點對房前屋后“四大堆”、墻面亂涂亂畫及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時等問題進行督導。從百姓得需求出發,突出重點、持續發力,在對11個重點城郊社區人居環境進行起底式大整治得基礎上,統籌各級資金,協調多方力量,對社區內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路面進行全面硬化,更換增設新垃圾箱,配套安裝垃圾箱棚架和拉手,因地制宜進行綠化美化,因居施策進行精細化改造,實現重點社區人居環境跨越式提升,發動“雙報到”“六聯六促”等單位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下大力氣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得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全區共出動人力12000多人次,動用各類運輸車1600余輛次、出動挖掘機等770余臺次,清理清運各類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5423噸,清理農業廢棄物13.5噸,清理私搭亂建62處,清理房前屋后柴草堆、雜物堆785處,開展入戶宣傳29場次,發放宣傳資料4900份,發動群眾投工投勞4275人次。另外,將黃務北珠巖作為樣板,集中半個月時間進行率先打造。計劃利用上級涉農資金,選取部分居民區進行重點打造,以點帶面帶動周邊居民區人居環境實現快速提升。
紀春艷
來自互聯網【煙臺-大小新聞】,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