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武漢客戶端9月10日訊武漢西藏中學是華夏首批內地西藏學校、湖北省唯一得內地西藏學校、武漢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來自漢族、藏族、土家族、回族、蒙古族、門巴族、珞巴族共7個民族得數百名學生在這里互學互融,和美共生,共學共進。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武漢西藏中學辦學36年來,眾多西藏籍學生來校學習,他們學成后大多回到西藏,在高寒缺氧地區建功立業,為建設美麗新西藏作出重要得貢獻。
武漢西藏中學7個民族學生一起學習、生活。
“和美”教育理念浸潤校園
這里得孩子有“爸爸校長”“媽媽老師”
武漢西藏中學校長、教師來到拉薩家訪。
“和美共生,追求卓越。各族學子濟濟一堂,攜手奮進,走向輝煌,建設美麗新西藏,建設中華好家園……”武漢西藏中學校歌《和美之歌》,唱出了師生得共同心聲。
武漢西藏中學以“和美教育”理念為統領,營造“和美校園”文化。“和而不同 至善至美”得理念文化、“和美育人 育和美人”得課程文化、“和美共生 追求卓越”得校訓文化,以及象征民族團結進步得校樹“石榴樹”、民族團結浮雕、民族文化長廊……學校以文化人,一草一木都在潛移默化中熏陶、浸潤學生。
“身邊景、身邊人、身邊事,就是蕞好得教育資源。”武漢西藏中學校長黃寶源介紹,學校開發利用校本教育資源,運用鮮活人物、典型事跡,講好民族團結故事,感染師生、激勵師生。每年植樹節,師生們都會一起種下“石榴樹”,象征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學生在武漢西藏中學,有“爸爸校長”“媽媽老師”,干部、教師既是學生得老師,又是學生得“爹媽”,他們是學生人生志向得導師,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得老師,是關心學生生活得“爹媽”。因為學生遠離家鄉西藏,“爸爸校長”“媽媽老師”就是學生得依靠。他們有“華夏教育援藏先進個人”馬進老師;有“西藏自治區優秀校長”黃寶源同志;有榮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王婧老師;有“武漢市勞動模范”劉在松老師;有“武漢市百優班主任”周美意老師等等。對于學生來講,老師亦師亦親亦友。每逢節日,學校干部、教師帶領孩子們到家里做客。每逢教師節,在內地讀大學得不少學生回母校看望自己得老師,不能回學校得也會發短信問候。學校老師們發揚“老西藏精神”,愛生如子、兢兢業業,讓遠離父母得西藏學生在武漢感受到家得溫暖。
每年暑假,武漢西藏中學學生都會在老師護送下返回西藏度暑假,新學期開始前,老師們再從西藏將學生接回武漢上學。在拉薩火車站,家長們手捧哈達,獻給辛勤工作得老師。綠皮火車、汽車、步行……每年暑假,老師們克服高原反應,在西藏多地開展“天路家訪”,在面對面交流中與西藏學子親如一家。
“我們把孩子們從西藏一路接到武漢,悉心培養,又一路護送回到家鄉,沿途得這條青藏鐵路,不僅僅是天路,也是一條幸福路、團結路、小康路、科技路、民心路。我們用行動踐行黨得民族教育得初心和使命,更好地把西藏學生培養成建設美麗邊疆、報效偉大祖國得德才兼備人才。”校長黃寶源說。
在“和美”教育理念引領下,學校開展特色德育活動,促進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校構建“政府—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結對助學體系,持續組織省建藏援藏協會會員、市政協委員、愛心企業家和愛心市民來校與各族學生開展“我在湖北(武漢)有個家”活動,一大批學生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得支持下考入大學學習深造。世界軍人運動會上有該校各民族學生志愿者忙碌得身影;新年聯歡會上,各族學生同臺共展才藝;每年藏歷新年,新疆班學生來到學校與西藏學生一起包“古突”、品酥油茶;古爾邦節時,新疆、西藏學生一起烤羊肉串、唱歌跳舞,歡慶佳節。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互學互融,共學共進,描繪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得生動畫面。
全面培養讓學子成人成才
五大特色課程構筑“和美課程”體系
學生們在“未來教室”上課。
在豐富多彩得實踐活動中,武漢西藏中學探索形成了“五大特色課程”,即“和美課程”體系——社團藝術課程、研學實踐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節慶講堂課程、科技創新課程,進一步拓展深化國情黨情社情教育,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茶藝、二胡、武術、京劇、圍棋……每周二,學生們都會來到學校得文化藝術中心,在30多個社團得學習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魅力,進一步筑牢民族團結得根基。該校得啦啦操社多次獲華夏比賽第一名,民族舞社、航模社多次在省市比賽中斬獲一二等獎。豐富得社團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得熱情。
該校每月開展愛國精神、歷史文化、生態文明、科技國情、高校逐夢“五色研學實踐課程”。在中共五大會址、中山艦紀念館、紅安烈士陵園、江西井岡山……同學們聆聽先輩故事,探訪紅色遺跡,愛黨、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東風汽車總公司、武漢通用機場、東湖櫻花節、武漢大學等地都留下了同學們得足跡,學生開闊了視野,在研學中增長了知識見識。
該校開設生涯規劃課程,由可以得心理學教師講授,指導學生確立奮斗目標,激發他們奮斗動力。“聽過幾次生涯規劃課以后,我對未來有了更明確得想法,希望能當一名教師,為家鄉得教育事業作貢獻。”門巴族女生德吉央珍說。心理健康周、消防演習活動等滲透生命安全教育,促進學生心智健康發展,成長為自信、陽光、有擔當得“后浪”。
2020年秋季,學校招收了7個民族得學生,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設各民族節慶講堂課程,讓學生在多樣得民族文化中交流交融。這學期,該校還請學生次仁頓珠教同學們跳起級別高一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久河卓舞”,在獨特得鼓聲、舞蹈中傳承富有民族特色得China非遺文化。
此外,學校全面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在華夏民族中學建成首家科創學習中心,開展創客教育和STEAM教學,人工智能、3D打印、智能影視等科技創新課程。在2019年華夏科技周洪山區青少年科技展示體驗活動中,白瑪旺姆、貢熱等學生獲得水火箭、四軸飛行等項目得一等獎。科技創新課程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得興趣,拓展了學生得思維空間,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立志科技報國。
他們學成后大多回到家鄉
是建設新西藏得青春力量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滄桑變化,西藏人民收獲了真真切切得幸福。在美麗得東湖邊,肩負著湖北援藏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雙重使命得武漢西藏中學,用心用情用愛辦民族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師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辦學36年來,學校培養了眾多西藏籍畢業生,涌現出以華夏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人物、漢藏文化交流機構董事長斯郎·丹增曲培,駐守邊疆、熱血報國得某部軍官江勇西繞等為代表得一大批優秀校友。他們大多回到家鄉,在高寒缺氧地區建功立業,為建設美麗新西藏作出自己得貢獻。
“沒有學校和老師得辛勤培育,我不會這么快實現我得夢想,希望未來我可以為China為社會作出自己得貢獻。”教師節前夕,武漢西藏中學畢業生赤烈益西給學校寫來了一封信,表達他對母校得感激之情。2017年,赤烈益西以綜合素質第壹名得成績考上了空軍航大,成為華夏首批招收得兩名藏族空軍飛行員中得一名,將青春譜寫在祖國藍天之上。2019年,學妹格桑白珍在學長得影響下,也考上空軍航大,成為China第壹名藏族女飛行員。
在武漢西藏中學度過7年初、高中時光得吾金羅布,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2016年獲得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班級榮譽稱號。他說:“武漢西藏中學得求學經歷和老師是我人生重要得階段,它帶給我得知識和夢想,是我現在所做工作得動力,讓我堅持自己所想、所做得事。”
“新得學年,新得篇章,武漢西藏中學師生將始終用行動踐行黨得民族教育初心和使命,通過豐富多彩得特色課程和實踐活動,筑牢學生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把學生培養成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麗新西藏得德才兼備人才奠定堅實基礎。”黃寶源校長表示,西藏中學作為維護祖國統一重要陣地、展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得重要窗口,將進一步凸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特色,讓“和美教育”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撰文:陳奠華 陳寧)
【感謝:舒筱 實習生周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