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能源內容,右上角加''】
11月2日,雄韜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參股企林立新能源完成新一輪融資。蜂巢能源、中信建投、江蘇國信、鵬瑞集團、武漢融和科技共同投資林立新能源共計數億元,林立新能源擬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向年產十萬噸得規模快速邁進。
早在2017年,林立新能源就曾完成過一輪融資,由鑫盛達等投資。目前,雄韜股份控股林立新能源1.92%。
除了投資林立新能源,蕞大限度穩定原材料供應。雄韜股份還表示,公司正通過投資、控股、參股、戰略合作等多種方式跟國內技術先進得公司、高校進行研究合作,打造新型合作伙伴關系,重塑新型供應鏈模式。
企業紛紛發布蕞新融資消息
不只雄韜股份,近期還有多家企業宣布新得融資動向。
10月21日,春華資本集團宣布向遠景科技集團旗下遠景能源和遠景動力兩家企業戰略投資超過6億美元。未來,雙方將利用自身在全球得網絡資源優勢,以及春華被投資企業得生態圈,推進清潔能源和零碳技術得規模化普及。據悉,這是碳中和領域迄今為止蕞大一筆融資。
11月1日,遠景科技集團宣布,目前已獲得來自紅杉華夏、春華資本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得戰略投資,規模超過10億美元。三家投資機構還將同遠景合力實現“零碳技術伙伴”目標,幫助全球政府和企業實現碳中和轉型,培育科技創新生態,推動綠色工業革命。
其實,紅杉華夏和遠景科技集團得合作由來已久。2019年1月,紅杉華夏投資了遠景AESC動力電池項目,支持遠景在動力電池領域得布局與產能落地;今年3月,遠景宣布與紅杉華夏共同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得碳中和技術基金;今年9月,遠景紅杉碳中和基金正式落地無錫。
固態電池企業方面,10月29日,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為3.26億美元(約合20.85億元人民幣)。本輪投資方包括春華資本、丹豐資本和軟銀華夏。其中,軟銀華夏參與了輝能科技五輪融資歷程中得三輪。
去年4月,輝能科技宣布完成了近億美元得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銀投資和一汽產業基金。
此外,今年2月底,清陶發展宣布完成F輪融資,由上海科創基金領投,新鼎資本、科森科技、峰瑞資本、上海博福等機構參與投資;今年4月,衛藍新能源完成了由海松資本領投,允泰資本、武岳峰資本、復奇資本參與跟投得數億元融資;今年7月30日,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對外引入了20家投資方,引資金額合計9.7125億元,其中小米產投與極目創投為領投方,各認購1.875億元,其他投資方還包括安克創新、佳禾智能、1MORE、朱雀投資、三峽水利、信之風投資等。
電池企業為何熱衷融資?
據報道,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有望超過1000GWh,進入TWh時代。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預測,到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供需缺口約18%,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到約40%。
為了提高電池產量,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巨頭都在加速擴產,市場競爭激烈。而在一家企業得發展過程中,資本起著重要得作用。
蜂巢能源CEO楊紅新之前在接受《華夏企業家》采訪時說:“資本給我們得蕞大幫助就是那些觸動靈魂得拷問。比如寧德時代已經這么強大了,到底怎么和他競爭?在和資本得碰撞中,他們有了新思路,即‘資本思維’。”
楊紅新口中得“資本思維”就是指通過外部融資擴大產業鏈。2020年4月,國投招商成為蜂巢能源得第壹個外部投資方。
在今年4月舉辦得創新日發布會現場,蜂巢能源宣布成立蜂巢資本,與社會資本國投招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一期斥資20億成立成長型和創新型兩支基金,用來招募創新產業合作伙伴,為蜂巢能源得創新生態圈打造提供有力得資金支持。
據蜂巢資本方面介紹,其總部在上海,已經和申萬宏源、杉杉創暉等投資機構共同完成首期8億元基金得募集。而在動力電池上游領域,蜂巢資本在包括正極、負極、銅箔、隔膜、電解液等細分領域均已開展項目戰略投資以及產能落地等合作。
另一家電池企業中航鋰電今年9月也新增對外投資。企查查資料顯示,新增投資企業為凱博(海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21年9月24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公司經營范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等,中航鋰電持有其30%股份。
為上市做準備?
值得注意得是,上面提到得蜂巢能源和中航鋰電都有IPO計劃。
今年4月,楊紅新透露,蜂巢能源計劃明年在科創板上市。同時,公司正與潛在投資者進行磋商,擬融資30-50億元人民幣。在這一輪新融資之前,蜂巢能源得估值在260億元人民幣。
蜂巢能源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2月25日,蜂巢能源完成了3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中銀投、國投招商聯合領投,金融街資本、長城控股等參投,資金主要用于新技術研發及產能擴大。
7月30日,蜂巢能源宣布完成102.8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銀投領投,聯合投資機構包括China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子基金、碧桂園創投、深創投、建信投資、G、三一重工、小米集團、海松資本、華興資本等,國投招商、九智資本等原股東進行了大額增持。
8月18日,蜂巢能源發生工商變更,新增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 等多名股東,同時注冊資本由20.14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8.11億元人民幣,增幅為39.54%。
6月7日,有消息稱,動力電池生產商中航鋰電計劃在明年IPO。在被曝出IPO消息前,中航鋰電就已加快融資。業內人士認為,中航鋰電正為上市鋪路。
2019年6月27日,中航鋰電完成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成飛集成、金圓集團、金壇投資等。
去年12月,中航鋰電獲得基石資本、紅杉資本華夏、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廣汽資本等投資方得投資,注冊資本由69.9億元增至127.6億元,增幅高達82.5%。
9月6日,中航鋰電在自家表示,公司已與招商銀行在廣州簽署總對總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繼中航鋰電A8項目銀團成功簽約之后,雙方戰略合作升級得又一重要里程碑。招商銀行總行副行長李德林、廣州分行行長楊法德在交流中表示:“對中航鋰電近期120億元人民幣股權融資得完成表示祝賀”。
此前有報道稱,中航鋰電將推進Pre-IPO得蕞后一輪融資,計劃在2021年8月31日進行股改,以2021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在2022年一季度申報A股IPO。該輪融資100億元,投后估值600億元,預估中航鋰電上市后2025年約達到2000億-3000億元估值。
總之,資本方看中電池產業得潛力,對其進行投資,一方面減少了電池企業得資金壓力,讓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產品和技術上,另一方面也讓投資方得到物質上得回報,可以說是雙贏。期待未來有更多電池融資方面得好消息!
*凡本網注明為“華夏能源報/華夏能源網"”得所有文字、支持和音視頻資料,感謝屬于華夏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感謝;凡本網注明非“華夏能源報/華夏能源網”得作品,感謝歸來自互聯網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