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
學生在學?;貐⒓觿趧印?/p>
我勞動,我快樂。
紅網時刻11月15日訊(通訊員 劉厚軍)長沙市開福區自安小學依托勞動實踐場所,加強勞動“軟件”建設,大力開展勞動教育,取得豐碩成果:近3年來,學校投資十萬余元,完善勞動教育內容,拓展勞動教育得領域,加強勞動教育師資力量,使學生習得了技能,磨礪了品性,養成了習慣,形成了正確得勞動價值觀。
自安小學占地面積15386平方米,其中勞動實踐場所面積近2000平方米。近年來,學校依托得天獨厚得優勢,加強勞動“軟件”建設,寫好勞動教育這篇大文章。
做好場所建設與學科教學得結合。學校根據學生得年齡特點,編纂了高、中、低三個層次得勞動教案,利用綜合實踐課程和校本課程得時間,開展全員參與得勞動教學。學校根據勞動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得安排,在所有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四到六年級每個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勞動實踐場所實踐活動,讓參與勞動得學生掌握蔬菜種植和果木培植得基本技能,讓冗長無聊得科學課堂變得趣味盎然。
做好場所建設與生態文明得結合。學校結合長沙市“綠色學?!眲摻ǎ罅ν七M以低碳環保為主題得生態文明建設,其中勞動實踐場所建設成為學校生態文明建設得重要陣地之一。勞動實踐場所種植得綠色無公害蔬菜,成為老師們餐桌上得“放心菜”;勞動實踐場所環境優美,放眼皆綠,成為老師們課余放松心情和課間鍛煉得可靠些場所;師生們在勞動實踐場所參加勞動,動動手、彎彎腰、出出汗,成為學校健康生活得標配。
做好場所建設與家庭教育得結合。在實施勞動教育過程中,家庭勞動教育不可或缺。學校利用地處城郊結合部得優勢,依托勞動實踐場所得建設,推動勞動教育向家庭得延伸。學校利用家長群等平臺對勞動實踐場所得勞動進行宣傳,讓家長認識到了勞動教育得意義,自覺地重視起對孩子勞動習慣得培養。孩子在勞動實踐基地感受到勞動得快樂和勞動得價值,在家里能自覺地參加家務勞動。
做好場所建設與“雙減”工作得結合。學校在落實“雙減”要求得過程中,增加勞動教育得內容,拓展勞動教育得范圍,疏浚勞動教育渠道,以勞動教育推進“雙減”,以“雙減”帶動勞動教育。學校規定周三為無書面作業日,當天得作業安排家庭勞動實踐得內容:低年級孩子為洗襪子、釘紐扣等;中年級為房間整理、衛生打掃等;高年級為湘繡制作、初級廚藝等。通過勞動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得不易,讓父母們感受到孩子們得成長得快樂。
自安小學校長李涌波表示,在“雙減”大環境下,自安小學將繼續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得教育擔當,進一步寫好“勞動教育”這篇大文章,為培育有較高勞動素養得新時代接班人貢獻力量。
來自互聯網【紅網-時刻新聞】,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