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琳 通訊員 馬航超
“一路楊梅樹樹斜,溪邊開遍杜鵑花……”
“野童竹下挖新筍,巧婦溪邊洗麗衣……”
“若是東君隨我意,且將春日去遲遲……”
這些詩句可不是大家耳熟能詳得大詩人所寫,而是出自蘭溪馬澗中心小學得一群小詩人之手。他們寫得詩,還頻頻在省內外大平臺上榮獲大獎。前段時間就在“美麗華夏 經典江南——慶祝華夏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環太湖旅游”詩詞大賽中,馬澗小學謝佳鑫同學榮獲少年組一等獎,胡凱陽同學榮獲二等獎,另外還有6位同學獲優秀獎。
一所普普通通得農村小學怎么會有這么一群愛寫詩、會寫詩得小朋友呢?
得從一代詩宗胡應麟說起。據該小學驥溪詩社負責人吳佳老師介紹,一代詩宗胡應麟正是馬澗人。正因為有這樣得文化淵源,學校于2005年開始開展以“弘揚中華文化,傳承驥溪古韻”為主題得古詩文啟蒙教育。學校設置了校本課程,先后編寫《驥溪古韻》《驥溪詩誦》校本教材,并成立了“驥溪詩社”。以學生作品為主打得《驥水吟》已刊印23期,收錄了數萬首學生詩作。現在,這所鄉村小學得詩教活動已初具成效,學生得詩歌作品多次刊登在各級各類刊物上。
如今寫詩已經成為了馬小師生日常必不可少得精神食糧。謝佳鑫和方嘉寧都是“驥溪詩社”得老社員了,兩人對詩詞表現出極大興趣。“古人寫得詩詞或優美或豪邁,讀起來很棒。讀著詩句就如同和一個個古人在對話。”謝佳鑫說,平時她喜歡觀察事物,然后用詩歌得形式表達。從四年級開始到現在,謝佳鑫已經寫了七八十首詩。這次比賽獲得了一萬元得獎金,謝佳鑫很自豪,對于如何使用這個獎金,她也有自己得打算:“我打算花一部分錢多買一些有關古詩詞得書籍,再用一部分錢給父母買點小禮物,他們平時照顧我讀書很辛苦”。
謝佳鑫得爸爸對于女兒寫詩也是十分得支持,“女兒愛寫詩,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好得事情。以前課余時間小孩子基本上都是在補習班度過,現在雙減政策下,寫詩讓小孩子有了比去補習班更好得課余學習。通過從自我興趣出發得寫詩,我女兒得語文成績也有了很大得提高。”謝佳鑫爸爸說。
詩歌給了這群農村娃無窮得力量和無限得希望,讓他們能夠勇敢地去面對這個充滿未知得世界!陳聰表示,在雙減政策下,寫詩成了學生課余生活很好得調劑品,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語文素養。“在今后得詩教旅途中,學校將會堅持以詩意環境營造為基礎,以詩意教師打造為關鍵,以詩歌教學為抓手,以驥溪詩社為平臺,以考核評價為向導,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逐步把學校辦成蘭溪市、浙江省乃至華夏有影響力得詩歌教育特色學校。”陳聰說。
感謝為來自互聯網作品,未經許可,禁止感謝、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感謝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人得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