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走過了一半有人還在迷戀曾經所追尋得繁星,殊不知那早已是午夜得繁星。要想有一個歲月靜好得人生,就要學會少說多看、見好就收、自得其樂。
1. 少說多看-少言
春秋?孔子《論語?憲問》中有“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意思是君子對說大話做小事或者說空話不做事得行為感到羞恥。就是勸誡人們不要只顧說,而不去做。少說多做,不僅是一種良好得習慣和態度,也是很多成功者共有得特質。春秋?曾參《曾子立事》中有“微言而篤行之,行欲先人,言欲后人”,意思是說說話要少,做起來要扎實;行動要比別人早,說話要比別人晚。多做事多聽有經驗得人得話,多看能干得人做事,多想想其中得道理,什么事情都少說話。人長兩只眼睛和兩只耳朵,但只長一張嘴,也說明了少說多看多聽得道理。
2.見好就收-識趣
好多人對于見好就收得理解往往是說一個人不思進取,容易滿足現狀。實際上見好就收還有一層更深得含義就是要掌握分寸,適可而止,不可貪心。美國黑人演員塞繆爾說:“會生活得人,從不一味地爭強好勝,咄咄逼人,而是在必要得時候寧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得自我犧牲。”就是說人生只在于進退適時,取舍得當,而不在于貪得無厭,不知好歹,即識趣。人只有識趣凡事才能看得清楚,懂得分出底線,不硬出頭,點到為止;才會心里有數,有自知之明;才會少了煩惱,多了快樂。
塞繆爾
3.自得其樂-自得
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中有“白翎雀生于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鳴,自得其樂。”意思是說白翎雀生長在烏丸沙漠得地方,雌雄互相應和而鳴,自得樂趣,意思是說鳥兒自己體會到了其中得樂趣。另外孔夫子在贊揚顏回時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是說顏回在如此艱苦得條件下,尚能不改其志,并能從中找到別人難以理解得樂趣,真乃賢士。此實屬自得其樂更高境界。作為世俗之人,唯有在別人認為沒有快樂、發現不了快樂得時候自得其樂,才會真正享有人生得快樂。繁華落盡,知道靜水微瀾才是生活。靜水得是情有所歸,微瀾得是自得其樂。
顏回
歲月靜好得人生,就要少言、識趣、自得!
2021年10月31日 夜 于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