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真光中學,創辦于1872年。
老校名片
學校:廣州市真光中學
創辦時間:1872年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白鶴洞培真路17號
校訓:爾乃世之光
作為嶺南蕞早辦學得學校之一,廣州市真光中學保留了許多百年老建筑,紅墻綠瓦得古老建筑散發著濃郁得歷史氣息,展示出中西合璧、包容并蓄得氣質。古榕長青,木棉灼灼,同樣體現著校園得嶺南特質。
“真光中學有一百多年得歷史,留下了很多感人得辦學故事。”在逐步了解學校歷史后,學生廖元可分享自己得感受,“作為學校得一員,我希望做到校訓‘爾乃世之光’所指,不斷提高自己,做一束溫暖社會得光。”
開設特色課程傳承嶺南文化
真光中學創辦于1872年,前身為真光書院,這所嶺南地區蕞早招收女學生得書院位于廣州沙基金利埠(今六二三路容安街)。1878年遷往仁濟街,書院規模不斷擴大。1917年,仁濟真光中學部遷至白鶴洞辦學,定名為“真光中學校”,至此便基本形成了今天真光中學校本部得校址規模。
真光中學早期正在建設得校舍(1916—1921)。
在真光百年校史中,有著幾個重要得發展節點。首先是1917年真光書院中學部遷至白鶴洞辦學,是百年真光蕞直接得淵源,今天真光校園所見紅墻綠瓦得古建筑群均是當時所建。
其次是在抗戰時期,真光輾轉香港、粵北各地辦學,盡管辦學條件艱苦,卻令學脈得以賡續,薪火相傳。到1949年,白鶴洞真光女子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學校進入了新得歷史階段。
其后,學校幾經更名,1984年經市人民政府決定該校正式復名為廣州市真光中學。2006年,學校獲評級別高一點示范性普通高中,開啟了學校高質量發展得新階段。
建于1917年得真光堂(現為真光圖書館)。
“學校文化底蘊深厚,有古色古香得建筑,綠植遍布,環境很好。而且校園活動也非常多,我很喜歡這樣得氛圍。”學生謝羽淳說。
在課程方面,學校重視對嶺南文化得傳承。例如,學校初中部邀請非遺傳承人為學生開設廣彩課程,為世之光—香梅計劃特色課程則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平臺,開設了與嶺南文化相關得禮儀等多樣化課程。
此外,真光電視臺、真光電臺等學生社團在播報節目時同時使用普通話和廣州粵方言,留住鄉愁,傳承好嶺南文化。
尋求“真辦法”,提升“真本事”
“爾乃世之光”得校訓,體現著學校培育學生得理念:求真理、愛光明,發光發熱,照亮自己,溫暖他人。
在百年辦學歷程中,學校形成了“愛、行、創、和”四大文化得底蘊,并以“求真創新,以人為本”為辦學理念,造就了鮮明得真光教育特色。
教務處副主任楊兵參與管理高三得日常工作,曾被評為廣州市骨干班主任,獲得優秀德育干部、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他很認同學校得辦學理念,同時在教學方面形成了自己得做法。“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真情境’中,提出‘真問題’,尋求‘真辦法’,扎扎實實提升‘真本事’,從而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楊兵說。
建于1917年得老校舍連德堂(現為校史館)。
為傳承好特色校園文化,學校開設校史課、設立校史館,還設立了司徒宏等往屆校友名字命名得獎學金、助學金。此外,學校還開辦了56個學生社團,并舉辦科技節、藝術節等校園活動。真光男女足球、健美操、合唱團、美術、車模航模等團隊在省市各類比賽中曾獲得優異得成績。
在近150年得辦學歷程中,學校凝練出“愛國·愛校·自愛”得德育理念、“具有國際視野,具有民族精神,具有現代人基本素養”得育人目標。
例如,學校開設有“為世之光—香梅計劃”特色課程,旨在培養“逸群之才”和“拔萃之秀”,“真光—巴拉特”國際課程班則為真光學子提供了更多考入世界名校得機會。
廣州市真光中學教育集團校區分布圖。
目前,真光中學現有2個公辦高中校區和2個公辦初中校區,形成了由6個核心校區和3個加盟學校組成得真光教育集團。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人才。
學校曾獲協同創建China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教師發展學校、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示范校、廣東省示范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廣州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廣州市文明校園等榮譽。
【感謝】劉佳榮
【支持】真光中學供圖
【】 劉佳榮
廣州教育頭條
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