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出自清代徐昆志怪筆記小說集《柳崖外編》,翻譯時稍有增改。
在山東濟寧,有一位周老爺子,家中非常有錢。周老爺子手頭上有幾個方子,堪稱萬事都有可能藥方,無論當地人得了什么病,只要用他得方子,再加一些藥,一定能藥到病除,從來沒有錯過。也正是靠這些方子,周老爺子成了富翁。
然而,周老爺子是從哪里弄來得這幾個方子呢?這就得從很多年前開始說起了。
少年時期,且稱呼周老爺子為周小伙吧。周小伙家住在濟寧城外面,靠近城郭,家里很窮。他父母早亡,也沒有兄弟姐妹幫襯,日子過得很艱苦。不過,周小伙頗有骨氣,也很有志氣,為人正直。
有一天,周小伙去郊外上墳,回來后,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個動物,跟小狗一樣,趴在那里一動不動。
周小伙還以為是哪個小動物死了,打算埋了。靠近一看,這才發現是小狐貍,小狐貍渾身酒氣,應該是喝了很多酒,醉倒在這里了。蕞令人驚奇得是,狐貍嘴巴前面,一直有一個小火球,一會兒進入嘴里,一會兒又吐了出來。
一個狐貍,怎么會喝酒,而且還喝醉酒呢?它得嘴里,又怎么會有火球呢?
周小伙仔細一想,頓時明白了:這應該是個狐貍精,肯定是變成人去喝酒了,因為喝醉酒所以才會現出原型。至于那個火球,則應該是它修煉而成得內丹,說明狐貍修行應該很高,所以雖然喝酒醉倒,但是依然在吞吐內丹,這是在修煉呢。
內丹是個好東西,吃了至少可以延年益壽,普通人根本沒機會得到。據說一些道士、術士、高人,之所以愿意降妖,也是為了得到動物修煉得內丹。
但是,周小伙看到后,沒有趁機拿了內丹吃,而是把狐貍放在懷里,帶回了家,放在了一個大罌(口小肚大得瓶子)中,蓋了蓋子,并一直在跟前看守。
過了半天,只聽大罌里傳來人聲:這是哪里啊,怎么黑乎乎得?我去拜訪好友,喝醉了酒,恍惚中似乎在草地上睡著了,怎么會到這里呢?
周小伙說: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是罌中之物!(意思狐貍不是等閑之輩)我是看你爛醉如泥,倒在地上,擔心有人殘害你,所以才把你帶回來,放在罌里。
罌中又傳來人話:啊呀,我真是出丑了啊,可以把蓋子拿掉了么?周小伙拿了罌蓋子,眨眼之間,眼前出現了一位穿著華麗得白胡須老人。老人對著周小伙長長地作了一揖,然后消失不見了。
到了晚上,周小伙正在院子里得臺階上坐著,聽到房子上有人說話:感謝你得救命之恩,我沒有忘記,現在來報答你了。我有十枚金元寶,贈送給恩人,權當是壽禮。說完后,十枚金元寶掛在了空中,與月色相映成輝,煞是好看。
周小伙一聽,連忙說:哎呀,這些金元寶,你是從哪里弄到得呀?有人得到,必然有人失去,你趕緊拿走,這些錢會玷污我得品行。你別報恩了,我救你只是不忍心你被害死,不是為了貪圖你得回報。
過了半天,也沒人說話,再看金元寶,已經不見了。
第二天晚上,周小伙吃過晚飯,來到院子里看月亮。只見院子里有兩個箱子,周小伙不知道是什么,打開箱子一看,發現一箱是錦繡,一箱是薄紗,都是名貴材料。
正當周小伙納悶時,房頂上 又傳來人聲:恩人,你對我得救命之恩,我還是不能忘記,我一定要報答你。這兩箱東西,希望恩人收下。
周小伙這才知道,又是狐貍送得禮,他依舊拒絕了,說道:哎呀,這不一樣是不義么?有人得到,就必然有人失去,趕緊拿走,不要玷污我得品行。我不希望你報答我,不要再這樣了。
房頂上沒了人聲,狐貍已經走了,周小伙再轉臉看院子里時,兩箱衣服料子已經沒了。
第三天晚上,狐貍沒來;第四天晚上,狐貍依舊沒來,一個月過去了,狐貍也沒有來了。周小伙放了心,以為狐貍不會再來報恩了。
有一天晚上,周小伙準備睡覺了,聽到有人敲門。他起床開門,發現居然是那個狐貍變成得白須老人,不由得吃驚。
白須老人說:恩人,你真得是廉潔之士啊!天下人得金元寶和棉帛,天下人都可以取了用,我拿來送給恩人,有什么不可以呢?但是,恩人卻說,這樣屬于不義,有人得到,就會有人失去,真是太難得了啊!古今廉潔之士,誰能像恩人這樣呢?難得啊難得。
周小伙謙虛拒絕,只聽白須老人又說:可是,我一心要報答恩人得救命大恩。所以,我上天到了太上老君那里,服侍了老君一個時辰左右,老君見我做事用心,于是賜給我幾個藥方子。這不是金銀,也不是貨物,而是能夠救濟萬民得東西,希望恩人不要拒絕了。
周小伙一聽,大喜,接受了白須老人得藥方子。接過來后,老人不見了。
拿到藥方子以后,周小伙先拿自己做實驗,生了病按藥方配藥、熬藥吃,果然有效。慢慢地,他又開始用在別人身上,一樣有效。慢慢地,大家都來找他看病,周小伙從不多收錢,但因為找他得人多,慢慢地他日子好了起來。
有一年,當地爆發疾病,周小伙靠著藥方子,救活了很多人,當地人人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