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一小紅書博主“Niki君”發微博舉報稱,她與外公得合影被人造謠是“老夫少妻”,謠言得傳播讓她十分困擾。
11月23日,從東莞警方了解到,造謠“老夫少妻”得吳某飛(網名:“飛哥在東莞”)因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誹謗他人,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平臺已對賬號進行封禁
博主“Niki君”發微博稱,被造謠得支持源于其2018年12月29日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得帖子?!爱敃r我還在上?!逼?,外公是從家鄉到上海來看我。”“自己偶爾也會在小H書上記錄和他得穿搭玩耍日常?!?/p>
據該博主微博,源頭發布者昵稱為“飛哥在東莞”,其在本站發圖文稱:“73歲東莞清溪企業家豪娶29歲廣西大梅梅,88萬禮金+一套80萬二房公寓+豪車一臺。”
該博主表示,維權過程繁瑣還涉及可能高額費用,但依舊會維權到底。她稱:“我只想讓造謠者受到應有得制裁和懲罰竟然會如此難!如此繁瑣!但我依然會選擇維權到底。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會給熱愛造謠得人足夠得威懾力?!?/p>
11月21日17時許,搜索發現,仍有相關帖子在網絡傳播。
頭條號平臺管理自家賬號發布關于“飛哥在東莞”得處罰公告。公告稱,網絡上傳播得“女生與外公游玩照被造謠是老夫少妻”一事得到網友廣泛。平臺收到用戶舉報稱,頭條號“飛哥在東莞”,現已改名為“東莞故事會”,將一位女生和自己外公游玩上海時拍得一組照片寫成了“老夫少妻”得故事。經核查,該賬號系編造謠言誤導用戶,挑撥公眾情緒,平臺已對該賬號予以封禁處理。
據網友,瀏覽“東莞故事會“得帖子發現,該賬號經常發布類似博眼球得消息。
“飛哥在東莞”被拘留
11月23日,從東莞警方證實,造謠者吳某飛(網名:“飛哥在東莞”)因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誹謗他人,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公安機關調查,吳某飛(網名:“飛哥在東莞”)為吸引粉絲,下載他人支持并編造虛假信息發至互聯網平臺,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
警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惡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擾亂互聯網秩序得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得嚴懲。希望廣大網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健康文明安全得網絡環境。
案例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 兩偷拍者獲刑
此類“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得惡性造謠事件并非首次發生。此前,引發網絡得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今年4月30日,法院以誹謗罪判處造謠者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7月7日18時許,被告人郎某某在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某快遞驛站內,使用手機偷拍正在等待取快遞得被害人谷某某并將視頻發布在某群。被告人何某某使用號冒充谷某某與自己聊天,后伙同郎某某分別使用各自號冒充谷某某和快遞員,捏造谷某某結識快遞員并多次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得聊天記錄。
為增強聊天記錄得可信度,郎某某、何某某還捏造“赴約途中”“約會現場”等視頻、支持。同月7日至16日間,郎某某將上述捏造得聊天記錄截圖數十張及視頻、支持陸續發布在該群,引發群內大量低俗、淫穢評論。
2020年8月至同年12月,此事經多家報道并引發網絡熱議,其中僅微博話題#被造謠出軌女子至今找不到工作#閱讀量就達4.7億、討論5.8萬人次。該事件在網絡上得廣泛傳播給廣大公眾造成不安全感,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
拼湊謠言和女生頭像 短視頻賬號關閉
11月11日,在北京一所大學讀大四得博主小嘉(化名)得維權帖,引發。
11月10日,一短視頻賬號將小嘉得照片和毫無關聯得網絡傳言拼湊在一起,做成短視頻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發布,點贊迅速破萬。
有不明真相得人看到造謠視頻后,用跟帖和私信等方式對她進行謾罵攻擊,她決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得權益。
發布該短視頻得賬號是一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旗下得《大眼看世界》欄目賬號,視頻用得文字材料是傳言,照片卻是小嘉得美妝照。
小嘉錄制得澄清視頻表示,文字信息寫得是長春得一名女生,而她是湖南人,在北京讀書,短視頻稱小嘉在花唄有欠款,但是她從來沒有開通過花唄。更讓小嘉憤怒和震驚得是——“僅憑四張支持就能把你寫得如此不堪,一些不明真相得網友,不僅在評論區對我說了很難聽得話,甚至還攻擊我得父母……”
11月15日,該賬號發表《致歉信》,并表示永久關停賬號。目前,賬號視頻內容已全部清空。
跟 帖
規范網絡行為,急需較為完善得法律體系,既讓博眼球得造謠者付出代價,更要讓維權者放心大膽地維權。
不僅要加大對造謠者得處罰力度,還要提高讀者得信息過濾和判斷得能力。
網上找張圖,十個自,編了十個故事。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說法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強化數字時代得法治保障
類似事件引發公眾對互聯網領域行為邊界得探討。今年華夏“兩會”期間,華夏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網絡并不是完全虛擬得空間,現實空間發生得違法犯罪現象,在網絡空間也會同樣發生,危險性甚至還會被急劇放大。
賈宇表示,檢察機關要向公眾傳導互聯網領域治理得法治新理念,規制公眾得行為,也要加強對合法權益得保障,引領互聯網領域得法治建設,強化數字時代得法治保障。
采寫: 敖銀雪 劉輝龍 劉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