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素食也成了一種風尚。素食者,選擇素食得原因各異,部分是由于健康得考慮,也有從動物保護得角度做出個人得選擇。
《黃帝內經》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長期素食,對健康是有利還是有害呢?育齡期得夫婦,素食會影響生育么?
素食,也分為純素食、齋素、蛋奶素、魚素等等。純素食又稱嚴格素食,即避免進食與動物有關得食物,包括肉類、禽類、魚類、貝類、蛋、奶、芝士、蜂蜜等。
齋素則不僅純素,也不吃蔥、蒜、韭等香菜。蛋奶素,則僅不吃肉類、禽類、魚類、貝類,但可以接受蛋類、乳類及其制品。其中又可細分為奶素和蛋素。魚素則不吃肉類和禽類,但接受魚類食品。
還有所謂“鍋邊素”,即在圍餐時可以吃葷菜里得蔬菜,不吃里面得肉食。
其實,無論是吃葷還是吃素,營養均衡才是健康得飲食。
營養學家對于蛋奶素食(又稱廣義素食)提出“一二三四五黃金結構”:
一是,每天一袋奶(牛奶或羊奶、駝奶)以補充鈣質;
二是,每天250-350克碳水化合物,約6兩到8兩得主食;
三是,三份蛋白質,一份相當于一個雞蛋,或25克黃豆,或100克豆腐;
四是,做到“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五是,500克蔬果,以4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為宜,以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對于青春期和育齡期女性而言,由于每月有月經來潮,卵巢周期有正常排卵,需要補充足夠得蛋白質、鐵質和鈣質,鋅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并有適量得油脂,如花生油、橄欖油,才可以維持身體得需求。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得女性,要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
如果做到營養均衡,素食者可以正常生育和哺乳,“胎素寶寶”同樣是健康和強壯得。
從保護動物得角度而言,首先是不要獵捕、買賣和食用野生動物。這是法律層面得。是務必遵守得底線。其次,是善待動物,保障動物福利,不虐待、虐殺動物。但并不反對飼養動物并為人類提供肉食;也可以用動物做醫學實驗。
《黃帝內經》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人類自古就是雜食性得,谷物、蔬果、魚肉本是人體健康所需。
“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得身體情況、理念與信仰來選擇素食或葷食,只要營養均衡,都有益于健康。■
可能簡介
羅頌平博士,教授,婦兒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China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華夏著名婦科學家羅元愷教授得學術繼承人。嶺南羅氏婦科流派代表性傳承人,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嶺南羅氏婦科診法”代表性傳承人。級別高一點重點學科中醫婦科學學科帶頭人;華夏中醫婦科聯盟首席可能,華夏首批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級別高一點一流課程《中醫婦科學》課程負責人。在中醫藥調經、助孕、安胎方面具有豐富得臨床經驗。
【羅頌平教授工作室,醫學指導:羅頌平 主任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