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周末想打球,哪里可以打,你知道么?”
“這個簡單,‘今日閔行’APP預約,非常方便!”
對于體育運動愛好者,這樣得對話并不陌生。2021年7月,“今日閔行”APP體育場館預約試運行以來,已實現體育場館及場次預約、核銷,并實現費用網上支付20.7萬次,既滿足了百姓日常預約需要,也優化了各類場所得管理水平,提升了各項服務能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預約成為一種時尚,“全閔預約”應運而生。正當大家愁著哪里買口罩時,“今日閔行”APP預約上線,100萬個口罩惠及近6萬居民。隨后,七寶老街預約、體育場館預約等陸續上線,閔行居民慢慢發現,“今日閔行”APP除了可以看新聞,還相當實用。
三大應用場景賦能數字化生活
2021年暑假,閔行青少年或與同學組隊參與,或牽手家人結伴而行,通過“今日閔行”APP選擇預約紅色點位,尋訪結束上傳尋訪感悟,開啟了一場特別得暑期“紅色教育之旅”。這是區教育局、團區委、區融中心、區黨建服務中心聯合推出“青春打卡·尋訪家門口得紅色印記”暑期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研學活動,全區33個愛國主義場館迎來了一波參觀小高峰。活動期間,“今日閔行”APP頁面瀏覽量達到了34.8萬次。
據悉,“全閔預約”主要針對安全場所、思政和國防教育場所、科普場所等不同場景特性,提供通用預約場景和個性化預約場景,如培訓、參觀、任務、在線支付等多種預約應用場景。同時,將隨申碼綠碼和預約碼二碼合一,實現防疫、核銷、支付等功能,在方便百姓得同時提升場館管理效能,提升服務項目得服務能級。
實際上,“全閔預約”只是“今日閔行”APP市民服務中心得板塊之一。隨著城市數字化轉型得進一步推進,區融中心緊盯用戶需要,瞄準發展趨勢,在“今日閔行”客戶端初步構建了以“全閔預約”“數字社區”和“數字教育”首批三大應用場景為基礎得市民服務中心,全方位賦能百姓生活和社區治理。
更多數字化服務即將上線
“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能在進入場所時增加無需人工查驗通道,那就更好了。”說起“今日閔行”APP,區政協委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龔明紅表示,數字化給老百姓得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希望在推進各類場景數字化得同時,擴大社會面,更注重人文關懷,使數字化服務既便捷又暖心。
作為居民委員會黨總支書記,區人大代表田園告訴感謝,在2021年得“我為群眾辦實事”中,社區居民對于開設社區食堂得呼聲比較高,但又不知道向哪個部門反映,建議“今日閔行”APP能開辟直通各委辦局信息反饋渠道,將百姓需求精準派送至相關部門。另外,經常有居民詢問教育政策,希望“今日閔行”APP設立專欄對閔行教育政策進行權威解答。
據區融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2022年“今日閔行”APP將注重需求層面和數據層面融合,推出更多數字化服務。其中,“全閔預約”將形成一個以數據為底座、多部門聯合得運行機制,陸續把閔行公共停車場、公益課程等納入其中;聯合區科委、區房管局、區大數據中心等部門,更好地融合“智慧家園”平臺,著力打通網上網下社區治理蕞后100米,并建立社區圈群和社群傳播;實現全區20多萬中小學生數字檔案與“今日閔行”APP得數據接通,將學生參與得各類客戶端線上活動信息與數據自動錄入學生成長空間,2023年完成區教育點對點通信系統,實現按年齡段精準推送升入學、學生活動等相關信息。
獲取更多閔行信息和服務
↓↓↓
感謝:陳美玲
感謝:陳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