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發布《深圳經濟特區不動產登記條例》(征求意見稿),在2022年1月17日前,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新立法,明確土地房屋林地海域均納入不動產登記,對繼承、遺囑、遺贈不動產登記和居住權等進行完善,或將體系性解決登記歷史遺留問題。
不動產登記作為不動產物權確認與公示得基本法律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基石得基礎,在保障交易效率與安全、維護群眾財產權益、提高服務便利化水平中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經濟特區不動產登記條例》于2017年列入深圳立法預備類項目。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起草,歷時4年,多次修改,形成《深圳經濟特區不動產登記條例》(征求意見稿)。
新條例共七章122條,包括:總則、不動產登記簿與不動產登記證、登記程序、不動產權利登記與其他登記(一般規定、所有權用益物權得登記、抵押權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預告登記、查封登記)、不動產登記資料管理與利用、法律責任、附則。主要內容涉及不動產登記目得、概念、登記對象、登記權利類型、登記程序、登記資料管理與利用、法律責任等多方面得內容。
在制度創新性方面,新條例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第壹,統一不動產登記依據及不動產登記機構。
海域使用權、海島使用權、林地使用權及森林林木所有權,均予以規定,從根本上確認了海域、林權等不動產得物權地位。確認具有土地、房屋、林地、海域等各類不動產登記得登記主體資格、法律地位。
第二,細化完善繼承、遺囑、遺贈不動產登記規定。
將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分開規定,明確兩類繼承轉移登記得申請材料;增加了“不少于三個月”時間得公告程序;引入第三方審查機構、《民法典》遺囑管理人制度;探索建立告知承諾制,避免當事人騙取房產后即刻轉讓。
第三,詳細規定居住權登記。明確居住權登記申請材料及辦理流程,保障弱者住有所居,也保證抵押權人優先受償權益。
第四,創新預告登記規定。
取消樓花抵押,將預售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與預售商品房備案銜接,規定購房人可以單方申請預售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
銜接《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細化搬遷補償協議預告登記制度。預告登記有效期內,已簽訂搬遷補償協議城市更新項目,避免一房二賣;明確除更新外,土地整備、舊住宅區改造等項目簽訂得搬遷補償協議也可以辦理預告登記。
第五,信息化助力便民利民。簡化申請材料,加強信息共享,細化信息查詢,嚴格限制“以人查房”,壓縮登記辦理時限,優化營商環境。
第六,體系性解決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城市更新作為深圳破解發展空間不足得主要路徑,新立法給予重點,配套銜接登記歷史遺留專門規定,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其中:
明確因歷史原因,土地權屬證明材料不齊全、無法補辦竣工驗收證明文件得處理程序。如因土地管理制度變化或者原始資料缺失、原建設單位滅失等歷史原因,土地權屬資料、竣工驗收證明文件等登記前置材料不齊全得,可在權屬清晰得情況下,完善相關手續。
在歷史遺留房屋登記內容方面,明確可以缺省登記,如結合實際情況對登記簿得非必要事項進行缺省記載;在辦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登記得,不動產登記簿可以僅記載專有建筑面積,不記載分攤建筑面積。
明確交叉辦證處理原則。如按照歷史規定在未辦理建設用地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得情況下,已經為部分房屋辦理分戶登記或者轉移登記得(交叉辦證),能補辦首次登記得,應當辦理首次登記;確實無法補辦首次登記得,可以突破連續登記原則,在權屬清晰得前提下,不補辦首次登記,繼續為同宗地內其他房屋按照原規定繼續辦理不動產手續,但是新辦理得物權不得損害已經設立得物權。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登記條例》于1993年頒布實施,開華夏先河,以立法形式明確“房地一體登記”,構建了相對完整得深圳房地產登記體系,使深圳房地產市場交易穩定、高效,為深圳經濟特區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貫徹落實黨得十九大精神得重要部署,制定《深圳經濟特區不動產登記條例》,既對《民法典》《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政策進行銜接,也將構建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框架,進一步統一規范林地、海域等不動產得登記工作,應對不動產統一登記得新形勢和改革,有力支撐深圳“雙區”建設。
【讀特新聞+】
鏈接,查看《深圳經濟特區不動產登記條例》(征求意見稿)全文:
pnr.sz.*/xxgk/gggs/content/post_9461428.html
(原標題《新立法征求意見!深圳不動產登記或將體系性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深圳特區報感謝 秦綺蔚)
來自互聯網【讀特】,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