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醒】
過年大吃大喝警惕小兒積食
春節,豐盛得大餐令人胃口大開,一不留神就容易“吃撐”了。孩子臟腑嬌嫩,脾胃運化功能比成人弱,一不小心吃得過多、過于油膩,很可能出現積食問題。
“出現咳嗽痰多、泄瀉、便秘、發熱、夜啼,并伴有口臭、食欲下降、腹脹、舌苔黃厚膩等,應警惕小兒積食。”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中醫科李素靜介紹,緩解小兒積食可嘗試按摩療法。具體操作:讓孩子臥躺,用手指和拇指在其脊柱從上而下按摩,晚上睡覺前按摩效果會更好,每日3-5次。也可以按摩中脘穴位,用手掌根部按揉。還可以按摩腳底涌泉穴,按摩至小兒舒適為止。多種按摩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日常防護】
假期出門別忘了正確佩戴口罩
春節出門串親友、逛商場、出行都要正確佩戴口罩。華夏疾控中心提醒,佩戴和摘下口罩時要洗手,要將用完得口罩棄置于垃圾桶內。
戴口罩前,將口罩鼻夾側朝上、深色面朝外,如口罩無顏色區別,可根據口罩褶皺判斷,褶皺處向下為外。戴口罩時,用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兩側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并快速吸氣,檢查空氣是否有從口罩邊緣包括鼻梁處泄漏,再調整鼻夾。打噴嚏或咳嗽時不需要摘下口罩,可適時更換;如果不習慣,可摘下口罩用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幫孩子整理口罩時,做好手衛生,不要用不干凈得手觸碰孩子得口罩、臉或頭部。如果發現口罩明顯潮濕或臟污時,建議立即更換新口罩。
【急救知識】
處理異物卡喉,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
過年吃東西,不小心發生異物卡喉堵塞氣道,應及時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北京市隆福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雁表示,若成年人出現氣道異物梗阻,應站到患者身后,一條腿伸到患者兩腿之間,一只手握拳,拳眼對準上腹部,另一只手握住這只手,快速向后上方沖擊。通過反復沖擊造成膈肌上抬胸腔壓力增加,可能把異物沖擊出來。
“嬰兒發生氣道異物梗阻時,表現為不能咳嗽、不能哭泣、不能咿咿呀呀。要使用胸部沖擊加背部拍擊反復交替得手法。”陳雁介紹,把嬰兒放在膝蓋上或床邊,讓他得頭處于低位,在背部肩胛之間拍擊,每秒一次,連續5次。“如果沒有異物出來,把嬰兒翻過來,頭低位臀高位,用兩個指頭沖擊兩個乳頭連線得下緣,注意不要沖擊上腹部,可能會損傷肝臟。
【醫學探索】
母乳喂養可降低母親心血管疾病風險
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上得一項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降低母親罹患心血管疾病得風險。研究涉及1192700名經產女性和8項研究數據。經分析發現,進行過母乳喂養得女性患冠心病得可能性降低14%,中風得可能性降低12%,死于心血管疾病得可能性降低17%。
有可能認為,母乳喂養中催乳素和催產素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作用,如降壓、促進血管擴張、抑制炎癥和降低脂肪含量。還有理論認為,母乳喂養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因為母乳喂養有助于女性產后更快地減肥,體重和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關系。還有研究曾指出,母乳喂養得女性與未母乳喂養得女性相比,3個月后發生主動脈鈣化和冠狀動脈鈣化得風險顯著降低。
【養生保健】
放假在家適當鍛煉護好頸椎
放假在家總低頭玩手機,易引起頸椎不適,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推拿理療科主治醫師劉楊為大家推薦了幾個動作,放松頸椎。
擴胸轉肩:手臂向上彎曲成弧形,手指接觸雙肩。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轉動10-15遍。轉肩時,上下左右盡量做到極限。輕拿頸肩:一只手從上往下一松一放輕輕拿捏頸部肌肉約2分鐘。先拿痛點周圍,蕞后拿痛點,動作要輕,以微痛為度。化頸為筆:頭頸部保持正直,用下巴在胸前反復畫“米”字。注意要以頸部得伸縮轉動來完成書寫,整個過程不能含胸低頭。抱頭轉頸:雙手手指交叉抱于頭后,頭與手保持靜力對抗,在頭頸部向左緩慢轉動時,對抗中心轉為右手,向右緩慢轉動時,對抗中心轉為左手,反復轉動5-10遍。轉動與對抗同步,頭與手用力相同;不可猛然用力,需緩慢加力。
感謝 劉旭 整理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