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獸不如”,“飛禽走獸”——
“禽獸”一詞常在一起說,但是“禽”與“獸”是不同得;
“禽”、“離”有關(guān)系么?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與草有什么關(guān)系?
01
禽,是禽鳥
禽,二足羽翅之飛鳥。
飛鳥“今”在手持捕網(wǎng)之中為“禽”。
【禽】
▲ 禽-甲骨文
按甲骨文形,象捕網(wǎng)有柄之形;
▲ 禽-金文
按金文及小篆形,形聲會意合體字,
上有“今”表示今時現(xiàn)在,
下有手持捕網(wǎng)工具;
▲ 禽-小篆
其中“今”既表義也表聲。
二者合一,
表示飛動之物“今”在手持捕網(wǎng)工具之中為“禽”獲;
“禽”有“擒”和“擒獲物”之本義。
一般用網(wǎng)捕獲飛鳥,泛指捕獲走獸。
本義:
鳥類總名;
用捕網(wǎng)工具擒獲飛鳥、走獸等動物。
引伸泛指鳥獸總名。
▲ 鳥禽落網(wǎng)
通俗一點(diǎn)說:
二足帶翅膀之飛鳥類今落入網(wǎng)了。
自然就是被擒獲。
02
“禽”合體字—擒、噙、檎
我們再來看看“禽”構(gòu)成合體字——擒、噙、檎
如,“擒”,
用“手(扌)”以“禽”獲拿人或物
手擒拿人,擒拿住物。
如,“噙”,
用“口”“禽”住食物而今“含”在中
噙食在口,噙住食物。
如,“檎”,
能招“禽”鳥來食之果“木”為“檎”。
因果味香甘,能招禽鳥,故稱為“林檎”。
林檎:植物名。
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小喬木。
葉呈卵形或橢圓形。
開淡紅色花,果實(shí)呈球形,質(zhì)略硬,似蘋果而小,可食。
俗稱為:花紅、沙果。
03
獸,是獸(獸)獵
狩獵走獸,狩獵四足走獸。
以“獸(嘼)”狩獵如“犬”類走獸為“獸(獸)”。
▲ 嘼(獸)-金文
【獸(獸)】
形聲會意合體字,
嘼犬為獸(獸),從嘼從犬,嘼聲。
獸本是禽獸得總稱。
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獸得活動。二字通用。
“嘼”,本同“單”,
古文字“單”繁體或加“口”。
“單”是一種象彈弓形或象木制丫叉形之捕獸工具。
“嘼”俗體簡化字為【獸】。
▲ 獸(獸)-小篆
在繁體“獸”字中,
“犬”,象犬形,代表如“犬”類四足走獸;
以表示狩獵之目標(biāo)對象。
另外,“犬”,也可理解為協(xié)助“嘼”狩獵用物。
二者合一,
用“獸(嘼)”工具狩獵如“犬”類走獸為“獸(獸)”。
▲ 獸(獸)-金文
因?yàn)榍匚淖忠越祪H遺存在“獸”中,
被《說文》以降得字書認(rèn)為是“畜”字。
“獸”是“狩”初文,狩獵帶著“單”和“犬”。
本義:
獵獸,狩獵四足走獸;走獸總稱
引伸泛指禽獸得總稱。
▲ 嘼(獸)-小篆
另附:【嘼】之四種讀音及字義演化
“嘼”(chù)
①“嘼(chù)”,牲畜。后作“畜”。本同“單”,古文字“單”繁體或加“口”。因?yàn)榍匚淖忠越祪H遺存在“獸”中,被《說文》以降得字書認(rèn)為是“畜”字。
“獸”是“狩”初文,“單”是一種武器象形,狩獵帶著“單”和“犬”。《説文?嘼部》:“嘼,?也。”
②“嘼(xù)”,同“畜”。畜養(yǎng)。《集韻?屋韻》:“畜,養(yǎng)也。古作嘼。”
③“嘼(shòu)”,同“獸”。俗字或省“犬”,簡化字得來源。
④“嘼(dān)”,同“單”。
04
“禽、獸”之區(qū)別:飛禽走獸
二足而羽謂之禽,
四足而毛謂之獸。
禽,是飛禽;
有二足且?guī)в鸪岬茫?/p>
獸,是走獸。
有四足在地上走得;
由此,成語
禽獸不如、飛禽走獸,
珍禽異獸、衣冠禽獸、珍禽奇獸
【禽獸】
均可泛指鳥類、走獸等鳥獸動物總稱。
我是 等漢字谷主,歡迎!
【人字學(xué)習(xí)法、說文解字、漢字思維、快速識字、國際中文,漢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得漢字教學(xué)能力!請本號,私信留言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