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某斌事件,這一個多月的網絡風暴,雖然安靜了一些,但事情還沒有一個切確的結局。回首這一個多月的網絡爭斗,我們可以將網絡上的人群分為四類。
第一類,專業辟謠的人,俗稱水軍。
他們的特點是:
發帖時間早,在林翻車的兩三天后就可以,就系統地發辟謠視頻文章,他們每次只會辟謠一個疑點。
沒有實質性證據證明疑點是謠言。
發貼頻繁,每天至少要發一貼,在8月3號之后變本加厲,一天發幾篇。
攻擊和貶低懷疑林的網友。謾罵、嘲笑、甚至威脅網友。
攻擊宋祖德,挑起兩方粉絲爭斗,轉移焦點。
第二類,蹭熱門和流量的博主。
他們特點是:
標題黨,喜歡用實錘、最新、這類詞來吸引網友,但內容卻都是網絡的一些陳詞爛調。
制造假消息,發表沒有證據的言論,或者捕風捉影憑空想象,以此來獲取流量。
在8月3號之后就不敢發聲了,怕惹上責任。
第三類,被水軍忽悠的,認為網友們無理取鬧的人。
他們的特點是:
思想單純,不愿相信人可以壞到那種程度。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虎毒不食子。
聽了辟謠就相信了,認為網友們是在網暴別人。
第四類,認為案件另有隱情的人。
他們是人數最多的人群,對小貞母子感到痛心和惋惜。
他們是出于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不會考慮網絡利益的人。
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堅持在網絡上關注,誓要案件的全部疑點水落石出。
8月3號之后,再沒有任務消息,也沒有下文,但事情肯定還沒有結束。網絡上依舊保持著一定的關注和熱度。那到底網友們懷疑林生斌,算不算是網暴他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網友們關注的焦點是案件中的種種疑點和巧合,并沒有咬定誰是兇手。網友們只是想解開所有的案件疑點,讓真相水落石出,讓母子四人泉下有知。作為死者的丈夫和父親,林應該比網友們更需要知道真相。所以網友們是在幫林生斌,并沒有網暴誰。
就算有人認為網友是在網暴林,但現在的局面是誰造成的呢。要不是他利用亡妻和孩子,來騙取網友們的善良和愛心,以此獲得利益。怎么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就叫自食其果,自作自受,作繭自縛。
有些無良的博主,為了賺取流量,散播一些假消息。一些水軍也故意傳播一些謠言,再自己出來辟謠,學殺毒軟件那一套。所以網絡上有一半的謠言,網友們不要隨意相信和傳播,大家只拿有照片和視頻的證據來質疑和發問。
法律是社會安全的最低保障,道德是社會文明的動力。我們應該爭取道德上的價值,而不是用法律來標榜自己。法律是用來服務人民,保障人民,而不是用來壓制輿論,不是文字獄。法律也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地完善和成熟的,每個社會公民都是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