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膠囊】
今天我們來講講家居照明設計的思考過程,五步設計法。
一、準備工作
1、確認空間信息
去現場測量長寬高尺寸,具體的層高,面積,窗高,梁的位置,門的位置,以及吊頂深度等具體信息,吊頂的深度需要強調一下,因吊頂的深度是會影響燈具的選擇。
2、了解家具及配飾
家具及配飾的風格、擺放的具體位置、色調等,如果有室內設計共同參與的話,這部分信息可以提前跟設計師了解。因為這些信息跟燈光設計的參數、燈具安裝的位置有關。
比如:墻壁上掛了一幅裝飾畫,那我們要確定裝飾畫的具體位置,在設計燈光的時候,裝飾畫的上方需要設計一組射燈,光打在畫上,來凸顯裝飾畫的質感。這組光也叫焦點光,營造局部氛圍的作用。
參數選擇上,要考慮裝飾畫的大小、、材質、色調來選擇合適的光束角、照度、以及色溫等參數。
3、收集業主信息(這點很重要)
家是一個比較個性的空間,每個人對家的詮釋與期待都不同。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家中成員、興趣、愛好、用途、各個房間的用途、照明喜好等。
期待我們一起共創出你們憧憬的愛家。
二、設置主燈
1、根據裝修風格選擇燈具樣式
比如:整體風格以中式為主,那選燈的時候,我們就選帶中式元素的燈具,就可以。但也不完全是這樣,現在混搭的也很多,也可以按照整個空間的色調來選擇燈具樣式。
2、依照房間的大小來確認燈具尺寸
燈具尺寸過大或過小,都會讓空間感失去平衡。可以用房間對角線長度的1/10~1/8,作為選擇主打尺寸的標準。
3、搭配吊燈、落地燈一起使用
一個主燈可滿足正常照明,但沒有層次感,顯得空間寡淡。如搭配吊燈和落地燈,可以讓空間中光的維度更豐富一些,且開關在手邊,隨時可以點亮手邊這盞燈,使用更方便。
三、設置環境光
主燈搭配環境光可更好的表現空間氛圍,能夠更好的體現空間的品質,使空間層次感更好。
1、環境光照在哪里?
首先要知道一個空間,人長時間逗留的區域在哪里?
這個空間,人長時間活動的區域是:廚房、餐桌、沙發,這三個區域是最長逗留的區域。
這些區域哪些是我們的主要視覺區域呢?
這個空間,人長時間活動的區域是:廚房、餐桌、沙發,這三個區域是最長逗留的區域。
這些區域哪些是我們的主要視覺區域呢?
4、窗簾(進入空間的主視角)
知道主要視線區域,我們就知道環境光布置的區域了。
2、如何照好一面墻
以筒燈為例:
離墻距離:400-600mm
2組等的話,燈與燈間距:?的墻體寬度或?的墻體寬度(如果墻面2700mm,那燈與燈的間距就是900mm或1350mm)。
燈與墻面邊緣的距離:﹥500mm,否則照射出來的光斑不完整,還會影響旁邊的墻面。
3、不要照射不需要表達的東西
以壁掛空調為例:燈與墻面的距離﹥900mm,不要照射不需要表達的東西。
四、設置燈光場景
1、以生活場景為基礎設置燈光
比如說一個餐廳空間,5點半的時候孩子放學回來,在餐桌上寫作業時,那這時就要設置為寫作時需要的燈光氛圍。
比如7點的時候,是一家人就餐的場景,那燈光就要設計為就餐時的燈光氛圍。
比如飯后,陪孩子玩玩游戲,做做手工,那這時燈光就要設計為活動時的燈光氛圍。
比如晚上孩子睡覺了,屬于二人世界,吃個浪漫夜宵時,那這時的燈光就要設計為浪漫
的燈光氛圍。
所以燈光設計是根據人們的活動時間,活動場景,行為方式做基礎展開設計的。
2、單空間回來/場景不易過多
過多的話,操作繁瑣,使用不方便,體驗感會差。一般來說,一個空間,有4個回路控制是比較合理的,最多不建議超過6個。
五、確認整體效果
我們將所有布置的燈光,整體看一下,不同的燈是否可以合并;有沒有一些效果是必須的,是否可以簡化;當所有的燈在一個空間時,會不會顯得雜亂;輔助燈光是否過亮與視覺焦點打架;所有的燈具高度是否合理等;最終確認一下整體的效果。
通過五步法,我們就完成了一套家居整體照明設計了,希望對觀看這篇文章的你有所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