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索尼發售了“Walkman”,夏普推出了超薄型卡片式計算器“EL8152”,東東芝和NEC也分別開發出了日本第一臺文字編輯器“JW10”和個人電腦“PC8001”,這同時也是日本通過凝入心血的制造而使日本電子產業迎來了黎明的一年。
此后Japan Brand逐漸成為支撐娛樂產業的一大支柱,電視游戲也隨即迎來了黎明。電子游戲變得十分流行了。
電子游戲席卷日本
1978年7月,TAITO公司推出的射擊游戲《太空侵略者》開始發售。多數人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覺得游戲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是這一年所出現的社會現象。《太空侵略者》是一款射擊源源不斷出現的外星人,最終消滅敵人的游戲。
就是這個“不斷瞄準自己攻擊的外星人”的游戲在當時的青少年中非常受歡迎。和之前的游戲不一樣的是,這個游戲是在和電腦對戰。
日本的咖啡廳把立足點放在了營造出《太空侵略者》的感覺,把桌子全部重新粉刷了一遍,來增強這種感覺。
電子游戲逐漸由一般變為廣為知名,在那之后,電視游戲文化便誕生了。
《太空侵略者》成為熱門理所當然地催生了更多類似的作品登場。其中就有NAMCO公司在10月發售的一款叫做《小蜜蜂》的操縱飛機來和敵人對戰得十分激烈的游戲,并和TAITO的《太空侵略者》一起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街機游戲之一。
其他的作品還有像是這一年的《月刊corocoro Comic》雜志中開始連載的《游戲中心風暴》(作者:菅谷充)等,這給電視游戲得到社會認可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和機會。
杰作不斷,走向第一次動漫熱潮
高田勛監督的《紅發少女安妮》、富野喜幸(現由悠季)監督的《機動戰士高達》(以上作品都是TV動畫系列)以及林重行監督的劇場版《銀河鐵道999》、出崎統監督的劇場版《網球甜心》、宮崎駿監督的《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以上為劇場版動畫)。全部都是1979年所公開放映的作品。
于是就對應了標題所說的,1979年是一個作品層出不窮的一年。這一年全部都是代表日本動漫界的監督們的作品。
沒有比1979年推出杰出作品更多的一年了。20世紀70年代TV動畫這片土壤孕育了許多勤懇有才能的制作人,并且在動漫熱潮的大趨勢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于是動漫界收獲的黃金之年便開始了。
這一年還有許多其他的杰作。之前給人留下很深印象的長篇漫畫電影也復活了。東映動畫的《龍子太郎》和日本最早的長篇玩偶動畫電影Sanrio公司推出的動畫電影《胡桃夾子》等先后被推出,而《哆啦A夢》則在電視上第二次被動畫化,之后便成為了代表日本動畫的超人氣系列作品。
另一方面單行的長篇TV動畫作品被定型為“TV動畫特別篇”的形式。1978年還有像是Topcraft公司的《城里的吝嗇鬼》、日本動畫公司的《Manxmouse》等作品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