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什么是化妝品?
化妝品是指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施用于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Q2化妝品是如何分類的?
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實行注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用于染發、燙發、祛斑美白、防曬、防脫發的化妝品以及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為特殊化妝品。特殊化妝品以外的化妝品為普通化妝品。
特殊化妝品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后方可生產、進口。國產普通化妝品應當在上市銷售前向備案人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進口普通化妝品應當在進口前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Q3如何理解法規中關于化妝品功能的界定?
(一)清潔作用: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部位的污垢進行清潔,如洗面奶、沐浴液、洗發水等。
(二)保護作用:保護皮膚和毛發等,使其滋潤、柔順、光滑、富有彈性,以抵御寒風、烈日和紫外線等損害,達到保持皮膚水分、延緩皮膚衰老和防止毛發枯斷的目的,如潤膚膏、防曬霜、潤發油、護發素等。
(三)美化和修飾作用: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進行美化和修飾,達到美容和修飾容顏的目的,如粉餅、胭脂、唇膏、發膠、染發劑、燙發劑、甲油等。
Q4化妝品標簽至少要標注哪些內容?
化妝品標簽應當標注下列內容:
(一)產品名稱、特殊化妝品注冊證編號;
(二)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
(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四)產品執行的標準編號;
(五)全成分;
(六)凈含量;
(七)使用期限、使用方法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
(八)法律、行政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應當標注的其他內容。
進口化妝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標簽,也可以加貼中文標簽;加貼中文標簽的,中文標簽內容應當與原標簽內容一致。
化妝品標簽禁止標注下列內容:
(一)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
(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
(三)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
(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標注的其他內容。
Q5如何識別化妝品的批準文號或備案號?
(一)特殊化妝品注冊編號規則:
國產產品:國妝特字+四位年份數+本年度注冊產品順序數;
進口產品:國妝特進字+四位年份數+本年度注冊產品順序數;
我國臺灣、香港、澳門產品:國妝特制字+四位年份數+本年度注冊產品順序數。
(二)普通化妝品備案編號規則:
國產產品: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G妝網備字+四位年份數+本年度行政區域內備案產品順序數;
進口產品:國妝網備進字(境內責任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四位年份數+本年度全國備案產品順序數;
我國臺灣、香港、澳門產品:國妝網備制字(境內責任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四位年份數+本年度全國備案產品順序數。
Q6化妝品與外用藥品有何區別?
化妝品與外用藥品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如下。
(一)對安全性的要求程度不同
化妝品應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對人體不允許產生任何刺激或損傷;而外用藥品作用于皮膚時間短暫,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微弱刺激及不良反應,在一定范圍內是允許的。
(二)產品使用對象不同
化妝品的使用對象是皮膚健康人群,而外用藥品的使用對象是有病癥人群。
(三)使用目的不同
使用化妝品的目的包括清潔、保護、美化和修飾,而使用外用藥品是為治病。
(四)對皮膚結構和功能的作用不同
外用藥品作用于人體后能夠影響或改變皮膚結構和功能,而化妝品不能。雖然某些特殊用途化妝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但一般都很微弱并且短暫,更不會起到全身作用;而外用藥品的藥理性能更強大、深入、持久。
Q7化妝品中的防腐劑會有安全風險嗎?
我們生存的環境是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化妝品中的許多原料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微生物可大量生長繁殖;在化妝品生產過程中,如果設備、環境等清洗、消毒不徹底易產生微生物,造成化妝品的一次污染。我們在取用化妝品內容物時有可能造成化妝品的二次污染。
為了避免化妝品在生產、儲存及使用過程中發生腐敗,一般需要在化妝品中添加防腐劑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確保其在使用期間不會因為微生物滋長而變質。防腐劑是用來抑制或防止化妝品中微生物生長繁殖,進而防止產品腐敗的一類原料。防腐劑的種類繁多,安全起見,世界上許多國家均對化妝品用防腐劑使用作了相關規定。我國現行《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規定有51種(類)防腐劑可用于化妝品,并對化妝品準用防腐劑的用量使用范圍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由于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的防腐劑列表為肯定列表,使用化妝品防腐劑時只能選用防腐劑表中的防腐劑。
一些消費者“談腐色變”,覺得只要不含防腐劑就是安全的、高品質的,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目前宣稱不含防腐劑的化妝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產品中確實不含防腐劑,多限于一次性包裝產品(如膠囊類產品)和基質本身不易長菌的產品(如唇膏、花露水、香水等)等。第二種情況是涉嫌炒作概念。這一類產品并不是沒有使用防腐成分,而是添加了一些具有抑菌效果同時又不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準用防腐劑列表里而又具有防腐作用的成分,如戊二醇、辛甘醇等。含這一類防腐成分的產品并不一定比按照《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使用防腐劑的產品更安全。第三種是虛假宣傳或誤導消費者的產品,比如實際使用了防腐劑卻宣稱沒使用,還有回避使用的防腐劑片面宣傳沒有使用的防腐劑等。
我們應該理性、科學地看待化妝品中存在的防腐劑,我國法規要求所有的化妝品上市前都需要進行毒理學測試或一定的風險評估,一般來說,嚴格按照《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使用防腐劑的化妝品是安全的。
Q8化妝品成分表中的各種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化妝品全成分表能讓我們了解使用的產品都添加了哪些成分,但是這些成分通常會使用標準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來標記,對于不具有化學專業背景的普通消費者,即使看到了成分表中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也未必能夠知道這些成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事實上,復雜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代表的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成分。下面簡要介紹一些較為常用的化妝品成分。
(1)基質類成分
這一類成分用量較大,通常是全成分列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由于他們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含量較多,通常排在成分表的前幾位,如水、乙醇、礦物油、凡士林等。
(2)皮膚護理成分
在化妝品中有很多是對皮膚有護理作用的成分,其化學性質多種多樣,通過各自不同的原理發揮作用,護理我們的皮膚,幫助皮膚更水潤、緊致、光滑、亮白等。如具有保濕作用的甘油、透明質酸、膠原蛋白水解物等,能修復角質層的神經酰胺、維生素E等,能幫助去角質的水楊酸、溶角蛋白酶等,能抗氧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維生素C衍生物等,能滋潤肌膚的荷荷巴油及乳木果油等。
(3)護發成分
包括幫助頭發柔順的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季銨鹽、維生素E等;幫助去屑的成分,如吡硫翁鋅、水楊酸等。
(4)酸堿度調節成分
我們的皮膚和毛發正常狀態下處于弱酸性,皮膚的pH值大概在4.5~6.5,頭發的酸堿性是中性偏弱酸性。為了維持皮膚及毛發正常的酸堿度,化妝品需要保持一定的酸堿度,但是這并不是說化妝品就一定要在皮膚的酸堿度范圍內才行。一些偏堿性的產品能更好地清潔,一些偏酸性的產品能更好地幫助皮膚自我更新,原則是化妝品不能過度破壞皮膚自身酸堿平衡。常用的酸堿調節劑有檸檬酸、磷酸、酒石酸、磷酸二氫鈉、三乙醇胺等。
(5)防腐劑
常用的有羥苯甲酯、羥苯丁酯、羥苯乙酯、羥苯丙酯、山梨酸鉀、苯甲酸鈉、三氯生、苯扎氯銨、卡松、甲基異噻唑啉酮、苯氧乙醇、脫氫醋酸鈉等。
(6)著色劑
化妝品中的色素沒有標出具體名稱,通常用編號標識,如CI77491等,如果著色劑沒有索引號,則可采用其中文名稱。
(7)清潔劑
清潔是化妝品的一大類功效,發揮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劑。如洗發產品及沐浴露中常用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月桂醇硫酸酯鈉及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等;氨基酸洗面奶中常用的月桂酰谷氨酸鈉、月桂酰肌氨酸鈉及月桂酰膠原氨基酸鈉等;潔面膏中常用的天然油脂(脂肪酸)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制備時脂肪酸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的皂作為清潔劑)等。
Q9什么是化妝品不良反應?
化妝品不良反應是指正常使用化妝品所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病變,以及人體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損害。
化妝品不良反應的常見類型有:接觸性皮炎、化妝品接觸性唇炎、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化妝品痤瘡、化妝品毛發損害、化妝品甲損害。
Q10過敏體質、孕婦等特殊人群使用化妝品應當注意什么?
過敏性體質(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人群、過敏性皮膚病(濕疹、特應性皮炎、蕁麻疹等)患者,在使用化妝品前應做皮膚測試。消費者清楚自身過敏原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查看化妝品標簽全成分標注來識別產品是否含有自身過敏的成分,最大限度的避免使用可能導致過敏的產品。
信息來源:浙江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