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貿試驗區陸家嘴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十四五”時期,陸家嘴將進一步強化國際化水平最高、生態功能最完整、營商服務最優三大優勢,加快建設全球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世界級總部功能集聚高地和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示范區,將陸家嘴金融城建設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和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一流金融城。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陸家嘴集聚了12家國家級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6000多家中外金融機構,其中持牌類金融機構901家,占全市60%,集聚了全國40%的外資法人銀行,36%的中外合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23%的保險資管機構,全國87%的期貨公司和全國76%的證券公司在陸家嘴都設有機構。
陸家嘴作為全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也是上海市最重要的金融集聚區。“十四五”時期,陸家嘴將進一步強化三大優勢和功能定位,全力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
——國際化水平最高,對標國際頂級金融城,打造我國國際化與開放度最高的金融貿易區。立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定位,在服務廣度、深度及聯結度等方面對標紐約、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顯著增強金融中心集聚輻射效應,進一步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
——生態功能最完整,形成全產業鏈、全要素市場的金融發展環境。構建金融特征明顯、金融要素集聚、金融服務專業、充滿生機活力的完整生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跨境互聯合作深入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程度不斷提高。打造世界級總部生態服務鏈,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功能,全方位營造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一流環境。
——營商服務最優,提供最專業的政府服務,擦亮最優營商品牌。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市場語言”的專業服務團隊,營造全球最優的營商服務、政府服務環境。打造專業服務生態健全、樓宇發展環境一流、業界合作交流多元、人才服務體系完善、城市生活品質優良的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示范區。
——打造全球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到2025年,累計集聚各類金融機構突破10000家,持牌類金融機構突破1000家,占全市比重進一步提升。打造能級高、產業鏈齊、業務新的全球頂級資產管理中心,總部集聚、人才集聚的全國性融資租賃產業中心,和應用場景全、創新引領力強的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核心區。支持金融要素市場進一步發揮功能、拓展對外開放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場定價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打造世界級總部功能集聚高地。到2025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實現翻番,達到200家,占全市比重達20%左右。吸引更多具有亞太區和全球功能的高能級總部,打造面向全球、運作全球和配置全球的世界級總部功能集聚高地。
——創建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示范區。打造專業領域合作圈、生態圈,形成國際高端會議云集、各類資源合作共享的國際級生態環境。建成全市第一商圈,到2025年,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全市占比進一步提升,基本建成一流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地標。實施“樓宇經濟倍增計劃”,稅收超過10億、20億、50億元的商務樓宇數量和能級倍增,實現百億稅收樓宇的突破。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十四五”時期,陸家嘴重點任務舉措將聚焦五個方面:
第一,著力推動產業躍升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強化金融業、航運業、現代商貿業、專業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核心功能,持續提升資產管理、融資租賃、總部經濟、大宗商品、文化創意、專業服務 “六大服務經濟”能級。提升金融核心產業能級,打造金融開放創新高地。
第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制度型開放為引領,推動與國際組織機構深化合作。
第三,打造最優服務生態,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示范區:打造國際級、專業化的營商服務生態。在機構開業落戶、發展引導、項目對接、業務拓展、業界交流、人才引進等方面強化全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和配套保障。搭建陸家嘴跨境貿易服務平臺,針對國內企業境外投資和國外企業境內展業,提供財務法律、管理咨詢、人力資源等全方位綜合服務。
第四,加快增量空間擴展,推動城市更新和樓宇升級:完善提升“一核、一線、一環” 空間布局功能(“一核”:陸家嘴金融城核心商務區;“一線”:世紀大道沿線,延伸至花木-龍陽樞紐地區;“一環”:陸家嘴水環—黃浦江、張家浜、洋涇港圍合而成的生態景觀環)。以“人民水岸、活力水環”為愿景,全力推進陸家嘴水環建設,實現城市更新、功能復合、生態優化、價值提升。主動融入濱江商務文化休閑帶建設,加強沿線互動,共建“五彩濱江”。
第五,整合資源凝聚合力,更好實現一流黨建引領一流發展:持續推動樓宇黨建迭代升級、發揮引領作用。著力推進“樓事會”制度廣泛覆蓋和功能發揮,實現“樓事樓議、樓事樓辦、樓事樓管”,形成職責明確、高效協作的樓宇黨建工作格局。著力建好線上“一張網”和線下“一張網”,創新“互聯網+黨建”模式,在商務樓宇中實現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的統籌推進和有效銜接,擦亮樓宇黨建金字招牌。
作者:唐瑋婕
編輯: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