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孩子們的生長發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總怕孩子吃的少了,營養跟不上了,長不高了,比同齡人矮或者瘦了,總怕輸在起跑線上。
因此,不少家長尤其是家里的長輩,平常閑著沒事總會變著法的給孩子各種“補身體”,什么人參、燕窩、海參、冬蟲夏草之類,反正什么大補吃什么。殊不知,這樣胡亂給孩子補身體,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在廈門,就有一位寶媽在給6歲的女兒洗澡時,摸到她的乳房里有腫塊,并且詢問女兒后孩子還表示乳房會漲痛,寶媽感覺有點不對勁,便帶著女兒去了醫院。
醫院里,這位寶媽一臉擔憂地跟醫生說明了情況,并且偶爾也聽孩子說起過乳房會漲痛,但自己并沒有特別重視,因為覺得孩子還這么小,不可能發育才對。
但最后在做了骨齡拍片和B超等檢查后,卻發現這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其子宮體積要遠大于同齡人,且骨齡提前了2年多!
醫生確診為:性 早 熟 !
直到此時,家長才開始慌了!經過了解,醫生發現這位寶媽由于擔心孩子的營養不夠,平常時不時地就會給女兒吃些燕窩、海參、冬蟲夏草等補品,從而導致女兒肥胖,出現了性早熟的情況。
如今,隨著我們水平的不斷提高,兒童性早熟的現象卻是越來越普遍起來,而且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這由不得我們家長不重視。
性早熟,簡單地說,就是孩子過早地出現了性發育。
根據全國兒童內分泌學組目前的定義: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了乳房發育等第二性征(或在10歲以前出現月經初潮);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睪丸增大等第二性征,并伴有體格的過快發育,便稱之為性早熟。
性早熟的影響主要體現于兩方面:生理和心理。
生理方面:孩子如果性早熟,在早期的身高和體重通常會經歷一個過速的增長,但由于骨骼發育太快卻也導致了骨骼融合過早的問題,因而后期發育無力。因此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有些孩子早期身高要比同齡人高得多,但成年后一對比,卻發現身高反而矮人一截。性早熟的孩子,約半數的身高都在150~160cm左右。
心理方面:孩子性早熟,不僅身高和外表和同齡小伙伴有很大差異,其心理也需要承受這種超越年齡帶來的壓力。很容易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甚至還可能會被同學孤立、排擠,嚴重者可出現自閉等不良心理及行為問題。
一旦發現孩子性早熟,第一時間就醫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多留心觀察下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否有過早的出現第二性征,一旦發現孩子有性早熟的征象,別猶豫,及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畢竟,性早熟不是家長們想當然的,是需要專業的醫生通過體檢、骨齡檢查、性激素水平檢測、影像學檢查等一系列操作,才能明確診斷的。
而且,性早熟的原因不同、類型不同,所處的階段不同,其治療方案都是不一樣的,也只有醫生在明確了病因的情況下,才能有針對性地治療。
當然,性早熟更重要的還是在于預防。
如何預防兒童性早熟?
健康飲食:所謂病從口入,預防孩子性早熟,也應從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開始。
飲食結構上,葷素應搭配合理,盡量清淡飲食,適當補充孩子身體所需的蛋白質、碳水、脂肪、維生素,多吃當季的蔬菜水果。
注意不要營養過剩,少吃一些所謂的大補類食品,比如人參、冬蟲夏草、蜂王漿、黃芪、沙參等。
油炸類的食品也應盡量少吃,因為這些過高的熱量以及反復使用的食用油,也是引發“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多做運動:體型肥胖的孩子通常發生性早熟的概率也會更高,而多做些運動,增強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控制體型,增強體質,也有利于身心愉悅,減少性早熟發生的概率。
減少環境因素:生活環境中的工業污染,雙酚A制劑等都可能引起孩子性早熟。平常盡量少給孩子使用塑料制品,如塑料飲用瓶、塑料玩具等;一些含有激素的食物、護膚品、洗護用品等,應注意觀察成分,避免給孩子使用。
妥善保管藥物:家里如有避孕藥、豐胸產品等,一定要妥善保管好,避免孩子誤服。同時,平常注意教育孩子,不能隨便亂吃家長的藥物。
減少心理刺激:穿著方面,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別穿得太過時尚、性感,尤其是現在天氣炎熱,家長穿得比較少,更應注意;娛樂方面,也應注意避免給孩子看一些“兒童不宜”的影視作品,別讓孩子接觸到超越其性心理年齡的東西,也別帶孩子進出酒吧、KTV等不適合孩子的娛樂場所。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么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系。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愿意核實并更正。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刪除。#雨滴醫生說育兒##育兒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