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近,不少家長開始犯愁了:
假期孩子們天天宅在家里,抱著手機、平板,不讓他看還跟我鬧;
我家孩子也是,到了假期就放飛自我了,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嚴重超標,真擔心他的眼睛啊;
我把電視遙控藏起來了,沒想到孩子偷偷找出來了,看完還放回原位,假裝什么沒發生……
每逢寒暑假,因為電子產品使用問題,親子關系經常劍拔弩張。一些家長把電子產品視為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現如今,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讓孩子一輩子都不接觸電子產品,既然躲不開,不如正視電子產品,引導孩子們合理使用。
約定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
很多朋友都說丁丁特別自律,非常遵守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如何讓孩子遵守約定呢?我有一個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看電視的時候,我一般會給丁丁設定一個鬧鐘,鬧鐘響了,他自己就會把電子產品關掉。在丁丁剛接觸電視的時候,我就給他立了這個規矩:鬧鐘響了就要關掉。如果孩子執意要看也可以,那第二天的就會取消。只要遵守約定,第二天還會繼續給孩子看。
比立規矩更重要的是執行,如果設立的規矩是一扇門,隨時開合,那孩子肯定會鉆空子、耍賴皮。
最初的兩天孩子肯定是有哭鬧的,但他發現,只要遵守約定,其實每天都可以看一會,孩子就再也沒有因為鬧鐘響就關電視而哭鬧了,會一直遵守和媽媽的約定。
現在丁丁也可以不用鬧鐘了,如果他自己覺得看的時間比較久,差不多20分鐘左右,他就會主動關掉電視。
有些家長怕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就嚴格禁止,甚至沒收手機、改Wi-Fi密碼……其實面對電子產品,堵不如疏,孩子都有叛逆的心理,你越是不讓,他越是想看,最后就演變成了一場“警察抓小偷”的鬧劇。
“五五開”選擇高質量節目
既然孩子想要看動畫,可以幫助孩子篩選一些質量高的節目和孩子一起看,英文電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的家長說了,孩子不肯看英文電影,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在范圍內做選擇,在什么都不看和看喜歡的英文電影里選擇,孩子自然會退而求其次。
家長和孩子的矛盾沖突往往是權力之爭,誰也不肯讓步,最后兩敗俱傷。璐瑤媽媽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和孩子“五五開”,也就是每人都站在對方的角度退一步,每個人的需求也都會得到滿足。
看英文電影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一起探討電影情節,引導他們發散思維,“如果是你會怎么做?“這個電影真有意思,待會我們也演一下。”這也為日后的英文表演打下了基礎。看看群里的學員們,玩轉英文電影,全家齊上陣,這樣的家庭氣氛是不是特別歡樂呢?
玩轉英文電影 冰雪奇緣
用耳朵“聽”音頻
家長不想讓孩子過多使用電子產品,主要是怕孩子傷眼睛,也怕一些動畫、游戲沒有營養,覺得孩子是在浪費時間。越是這樣想,家長內心就會越焦慮,看到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就如臨大敵,欲除之而后快。
其實我們可以開發電子產品“聽”的功能。用“聽”來代替“看”,聽書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有不少家長對這種方式比較排斥,其實大可不必。
孩子聽音頻時,不必端端正正坐著,聽書不受空間的限制,在玩游戲、畫畫、收拾房間、吃飯、洗澡、坐交通工具時,都可以聽起來。
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歷史故事、名人故事、神話故事,孩子聽第一遍可能只是囫圇吞棗,聽個熱鬧,我們可以用“空氣法”讓孩子反復聽。孩子熟悉的內容,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一起拓展,或者開設小課堂鼓勵孩子自己講出來。我們還可以把孩子的小課堂記錄下來,傳到學習群中,讓孩子們一起切磋,即使是在假期也能感受集體學習的氣氛。這樣不僅沖淡了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還增長了孩子的知識體量,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
你知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嗎?趙匡胤究竟如何坐上皇位呢?
父母的高質量陪伴
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你都不能控制自己,天天抱著手機刷視頻、打游戲、追劇,孩子怎么可能不效仿?
家長們要多陪伴孩子,親子閱讀、做手工、戶外運動,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孩子怎么會沉迷電子產品呢?
家長們平時都有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那就更要提高陪伴的質量。
如果我們能把學和玩結合起來,那孩子這個假期的收獲就更大了。用親子活動替代電子產品,這樣的假期,孩子怎么會不喜歡?這樣既學得開心,還能玩得高興!
每天晚上,父母還可以抽出十五分鐘,給孩子們做一下眼部按摩,既能安神又能護眼。
電子產品并不是洪水猛獸,只要合理使用,她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時候,強硬制止,反而是最沒用的方式,聰明的父母要學會觀察孩子、用心引導。所以,這個暑假,家長們可以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用心,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