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被稱作科學家探索世界的“眼睛”,也是高端制造業的核心支撐產業。我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質科學研究平臺主任韓玉剛強調,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的基礎條件,也是科技創新成果的重要形式,還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端重要的行業,在國內市場國產品牌的占有率卻不足2成,在國際市場上國產品牌更是鮮有問津。在中美貿易戰中,對高新技術產業卡脖子是外國一貫的伎倆。在激烈的貿易戰中,外國商務部就曾起草一份法規,擴大對華禁售范圍,把任何他們認為有可能涉及軍用的東西,即便是民間購買、醫療用途,統統一刀切,其中就包括了諸多科學儀器。實際上在科學儀器領域,我國確實被卡脖子到離開國外供應,就寸步難行的境地。
科研的競爭,往往也是科學儀器的競爭,想要從根本上打贏貿易戰說到底需要我們自己國家的科研能力提升上去,科學儀器設備研發企業站出來。
科學儀器是一個大類,包括分析儀器、醫療儀器、計量儀器等多個類別。不過從主流項目上分,科學儀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類別:醫療儀器和分析儀器。醫療儀器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分析儀器卻接觸的少。其實分析儀器也可以分為實驗室分析儀器和實驗室樣品前處理儀器兩個類別。
當前,國內儀器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基礎薄,缺少名人企業,近80%為小微企業。而從收入規模來看,國內甚至沒有排名全球前列的儀器企業。
其實攔在國產儀器企業跨越的是時間鴻溝,而想要縮短研發時間唯有付出巨大的財力物力。從2011年起,中央財政撥款成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科技部和財政部啟動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各地也在國家的統一協調和支持下聚焦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的發展,建設科學儀器產業園。以歐潤儀器為代表的一批企業迅速成長起來,抓住國家產業升級的機遇期,先后研發出離子色譜儀、流動注射分析儀、快速溶劑萃取儀等多種高品質儀器設備。
一個國家的科研儀器研發水平,不僅是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雖然我們在科學儀器設備行業取得了部分成就,但是還要牢記今后的道路只會更加坎坷。
一百年前,我國人因為科技落后而飽受屈辱,今天,我們已經摸到了人類科技的巔峰,相信未來我們將通過自主開發結合實際應用經驗,發展出自己專利技術的一系列高端科學儀器,為實現偉大我國夢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