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發文人陳玉靜裴熔熔
日前,超過70家影視傳媒單位及企業發布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呼吁短視頻平臺提升版權保護意識,并表示將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
那么,目前短視頻博主發布的“X分鐘看片”等各類電視劇解說、電影剪輯是否構成侵權?
4月1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舉辦“知識產權和中小企業:將創意推向市場”分論壇。12426版權檢測中心主任、冠勇科技董事長吳冠勇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發文人專訪時表示,這要看是否達到了一個實質替代的效果。
短視頻作品是否侵權需要具體分析
吳冠勇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專訪時表示,“X分鐘看片”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首先要聲明的一點是,所有的影視解說只要具有獨創性,比如說她有自己的配音、自己的字幕,構成了新的視聽作品,可以進行存證和保護。如果她被搬運了,可以去維權,當然前提是她在使用的場景中獲得了原始權利人和當中素材的授權,否則原始權利人有權利進行相關的追責。
具體到實踐中,短視頻博主運用自己的創意制作了一段“X分鐘看片”的視頻,是否算侵權?
對此,吳冠勇表示,這里涉及是否屬于合理使用,需要根據具體個案進行分析。但究其本質,就是一個合理使用和實質替代的關系,這還需要法官來判斷,目前行業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何謂“合理使用和實質替代”?吳冠勇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發文人解釋,比如適當引用少量的畫面進行一個相關的評論和評議,這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說你只是做一個純粹的切條,上傳到網絡上,這很顯然會有版權問題。
“如果我評論一部影片,引用了少量的連續畫面,這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甚至說你可以形成新的作品。因為在版權領域有一個是可塑作品,所以說影評人,一些對影片獨到的見解,這些都是支持的,而且這些很可能是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說直接把他的片段剪輯下來,上傳到網絡上進行傳播,很可能構成侵權。”吳冠勇表示,引用的程度是否達到一個實質替代,就是說觀眾看了你的解說以后,會不會就不想去看長篇。
不過,吳冠勇補充道,因為目前短視頻作品涉及的背景音樂等都非常復雜,所以說還是要根據個案進行分析,并不能一味地說只要解說一部影片,就一定侵權或者一定不侵權,這沒有一個定論,一定要注意合理引用和實質替代的一個界限。
需要平臺和監管部門努力達到共贏
短視頻行業魚龍混雜,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是否有解決路徑?吳冠勇表示,需要正版的短視頻的網絡平臺和相關的行業協會監管部門一起努力達到一個共贏的秩序。
目前,冠勇科技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說和全球上百家的權利人,一起打造了一個上萬部影視節目,供二次創作的作者和MCN機構來使用,“只要定好了合理的分潤體系,我們相信短視頻版權會有一個更健康的發展,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嘗試的一個路徑”。
關于未來行業的發展,在吳冠勇看來,目前最大的一個發展方向是短視頻平臺和相關的原始權利人積極協商,包括行業協會、第三方服務機構,“我們正在積極努力,充分地授權給這些短視頻的創作者,由集體管理組織,由行業協會、第三方共同為愛創博主尋找到可授權的作品,讓他們放心去創作,這樣的話就能形成一個比較良好的秩序,這也是一條不錯的解決路徑”。